自从有了PS,“有图有真相”就成了一句笑话。
比如朋友圈那些忽悠人的微商:
假的吧?
当阿里公关吃素的呀?
思聪呀,你爸爸糊成这样了你知道么?
不过,现在,马里兰大学与开发出PS的那家逗比公司(Adobe)合作,开发了一项新技术:
一个能找出PS痕迹的AI。
这些P图骗人党彻底被打脸了。
火眼金睛:拼贴、复制、删除一招搞定
关于这个火眼金睛的AI技术的论文发表在了CVPR上。
这项技术能检测出多种P图手法,包括拼贴、复制和删除的元素。
拼接
这项技术可以找出那些后期加上去的元素。
比如,这张巨石前的向日葵:
复制
为了显得没有违和感,许多人喜欢把原图中的素材扣下来,复制一份,缩小一下再粘回原图的另一个位置。
比如,2008年的时候,伊朗为了吓唬人,发布了一张发射四枚导弹的照片:
而且,发射导弹的地面上,中间那片云和右边那片云也一模一样,连空中飘的部分都不放过!
删除
看到不想出现在照片上的东西,那就把它抹掉,用周围的颜色材质盖住它。
比如这张照片,看起来……算了,看不出来是啥。
Adobe的新AI技术就可以识别出这3种P过的图,是否被添加了什么额外的东西、是否有复制的元素、是否被删除抹掉了什么东西。
找茬秘技の修炼法则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FasterR-CNN网络,来执行端到端的训练,这个网络在检测语义对象时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现在,我们按照这样一个原理来侦破图片中的造假区域:
一个RGB流
RGB流用来寻找PS痕迹,比如,向日葵图中,向日葵边缘和背景的岩石之间明显不自然,对比度过高。
这就是RGB流需要寻找的“PS痕迹”。
同时,还需要用到区域提议网络(RegionProposalNetwork,RPN),它是FasterR-CNN的一部分,用来找那些看起来很可疑的部分。
一个噪声流
图片是有“噪声”的。
当一张图上的元素被扣下来放到另一张图上时,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噪声不同的区域。
当然,肉眼是无法看到的,但是机器可以判断出来。
比如这张图片上,格子地板上放了一个红色正方体。
但是,它的噪声流图片异常诡异:
虽然在正方体和浅蓝色(本图为深色)地板上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在黑色(本图为浅色)地板上格外明显。
有一个圆形的东西,在正方体的前方,凭空消失了。
所以,很明显,这片区域有鬼。
实际上,原图是这样的:
池化&对比结合
在可疑图片经过RGB流和噪声流两条线索的监测之后,结果被放进了一个池化层进行池化。
分别对可疑区域得到不同的结果后,两种方法的结果加以对比,被P过的区域就可以明显找出来了。
实战演练
在实际应用中,双流效果的确不错。
比如这张图,看起来大概是日本的某个厂房旁边的停车场:
放大看,是这样:
整张图上的一个半蓝色广告牌,都不对劲。
一定是有人为了掩藏什么内容,把最左边的广告牌和第二个广告牌的上半部分涂成了蓝色。
所以真实的效果是下图,广告牌区域的确被P过。
但是,RGB流表示,两个包包都有问题:
可以看的出,相比此前的研究,马里兰大学和Adobe研发出的这个新型双流操作检测框架,不仅通过RGB流对视觉篡改伪像建模,而且能发现可疑区域噪声特征的差异。
作者在论文中写到,新研究的方法与此前最先进的方法相比,可以提高四个图像处理数据集的性能。
利空P图党
虽然,目前这项技术只是一篇论文,Adobe公司还没有将其产品化。不过Adobe官方对国外科技媒体THEVERGE说,他们准备继续推进该项技术,用来监测数字媒体中的虚假图片信息。
(*σ´∀`)σ希望逗比家快点做出来,接入微信朋友圈,戳穿微商和蛇精脸们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