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8-10-02 20:54:16 点击次数:136

有人说,土地市场是测试开发商心态最好的标的。

“房企已经很饥渴了”,新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在接受作者采访时表示,“今年1-7月,一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下降了13%,主要是北京减少供地。”

据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统计,作为全国楼市风向标的北京,在2018年前8个月土地出让金合计为868亿元,同比下降了49%。平均的土地成交溢价率从2017年的28%下降到了14.54%。

尽管欧阳捷认为,这次北京大量推出住宅用地,终于回归供求关系的市场规律,“但最终投资还是要看土地情况。期望较低的地价水平、较高的溢价率可能已不现实,这既不符合市场预期,也不符合调控要求。”

土地牵一发而动全身,等待土地换钱的不止有开发商,今年各地方政府被要求加大土地供应,以期稳定房价预期,完不成供地计划的城市可能会被拿出来批评。前8月供应急剧下降的北京,在9月份一口气推出66宗宅地的近期供应,合计总建筑面积近931.5万平米。

张大伟认为,这是测试市场、开发商、政策心态的一次博弈。消化这66宗地块需要2500亿元以上的资金,而2018年以来北京所有住宅类物业销售签约只有939亿元。931.5万平米可以建设近10万套房子,对市场趋冷还是回暖,都称得上是一次重磅冲击。

开发商各有各的焦虑,有钱的不太敢拿地,即使拿也重点关注优质地块。没钱的开发商,对融资和土地都很饥渴又无奈。

9月13日,北京市场久违的土地拍卖市场再次启锤时,结果并没有出乎业内人士之前的预料,除了位置较好的朝阳区崔各庄地块经过了竞争拉扯产生一点热闹之外,所有地块很快各有其主。不过,除了金地从中海、保利、万科等企业手中抢走了房山青龙湖地块,其它地块被中海地产、首开、中铁建、北京建工等国企一一拿下。

有人感慨:现在除了国企和头部企业,没有开发商能在一线城市大手笔拿地了。

截至目前,万科2018年没有在北京拿一块地。8月份,万科拿地支付的权益价款164.4亿元,环比下降35.4%,同比下降45.4%;权益建面261.2万平方,环比下降40.0%。

土地流拍现象又一次在全国大范围出现。据CRIC统计,截至到8月20日,今年其重点监测的一二线城市中,发生土地流拍的城市达到27个,共产生245幅流拍地块。其中,太原流拍地块达到23幅,天津、乌鲁木齐和成都的流拍地块幅数也在20幅以上,郑州、合肥、福州、宁波流拍地块在20幅以上,北京出现了9宗土地流拍。北方城市和内陆地区的流拍显现严重。

一些优质地块落锤仍旧是市场的强心剂。在9月13日北京土地拍卖现场,朝阳区崔各庄地块则成为焦点。中海、中铁建、电建+金隅,首开+金地等12家房企表现出对土地的渴望,经过78轮举牌,中海地产以29.1亿元击败对手,溢价率为44%,高出起始价8.6亿元。

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虽然房地产行业遭遇的调控最为严格,去杠杆压力最大,但因为房地产公司可以用土地房产做抵押,而且房价只涨不跌,故银行依然非常愿意给房地产公司贷款。

P2P爆仓之后,金融机构和居民手中可以看见的优质资产都不多,房地产可能充当了很多人入门级投资方式的基线。尽管如此,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成本也在快速上升,风险加剧。

据贝壳研究院7月份的统计,除了上海的首套房利率仍有折扣外,北京、深圳、广州、武汉、南京等购房需求旺盛的一二线城市房贷利率全线上浮,郑州、武汉、苏州等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已经涨到了1.3倍以上。

不止是个人购房成本上升,碧桂园、万科等开发企业的融资成本也普遍上升。今年上半年的融资利率水平相对去年同期大概上浮了0.1%-0.2%,开发贷大概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浮约10%。大企业如此,小企业的成本增加更高。

在一线城市的市场上,成为传说的不仅有「日光盘」,土地竞价到达上限也在逐渐成为历史。看到面前出现的海量土地,有的开发商会踮踮脚去「摘核桃」,有的开发商只能叹一口气发一条朋友圈完事。曾经擅长大年卖房、小年拿地的开发商,现在也开始慎之又慎,一遍又一遍计算吃下土地之后的结果。

在北京一波推出66块土地的背后,是2018年要供应200公顷共有产权用地、650公顷商品住宅用地(除共有产权房以外)的整体计划。但是出现在竞拍名单上的企业数量已经大不如前了。

(截图来自《关于印发北京市2018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

(2018年上半年北京房企拿地金额TOP10当中,除了排在末尾的泰禾,都是国资背景。)


相关阅读

男足奥预赛中国国奥落入二档 明年三月将开战

国产影视精品“出海”闯市场

苹果为中国市场定制“奢侈品” 消费者真的热情不再?

世预赛中国男篮蓝队加时不敌黎巴嫩 17日将战约旦

电影票“退改签”,为何就这么难?

美国人是如何调控住房租赁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