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开始,陆续有外媒报道,不少YouTube博主接连崩溃,他们背后是殷切的粉丝和永远推着他们向前的平台算法
尽管YouTube官方曾发推特说,“你们不是在仓鼠球里不停奔跑的工作僵尸,你完全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但是“戏一旦开唱了,就没有停下来的道理”,一旦停更,算法会第一个知道
催更的压力、流量下滑的压力、算法调整的压力,每一条都敦促着博主们“燃”起来,他们像一台永续的工作机器,直至崩溃的临界点
十五分钟能让人快速成名,但他们如烟花一般,绽放得尽兴,也迅速燃尽最后的能量
人物介绍:MattLees:游戏博主,频道为VideoGhost和ShutUpShowCharlieBrooker:英国记者、编剧和广播员,代表作品为《黑镜》ElleMills:生活博主,频道为ElleOfTheMillsElRubius:搞笑博主,频道为elrubiusOMGAustinHourigan:科普科幻类博主,频道为ShoddyCastNasimAghdam:伊朗裔女性,因对YouTube政策不满持枪闯入公司总部,造成三人受伤KatherineLo:加州大学网络社区研究院BelindaZoller:动漫频道ExtraCredits的版主KatiMorton:医学博主,执业心理医师人的大脑生来就不适合同千万人对话MattLees感觉自己中了大乐透
他当上全职YouTube博主,身兼作家、导演和主持人三重身份,年纪尚轻,野心勃勃
这是YouTube 给Matt们提供的机会——拍一部成本低但影响力足够辐射全世界的电影,这在几年前的传统电视时代完全不敢想象
视频在几天内达到几百万播放量,放在今天,这或许称不上刷屏案例,但在4年前,Matt的视频足以称得上是现象级,当月就被选上YouTube最火视频
比起事业的变化,Matt在此次刷屏中得到的收获甚至不值一提
YouTube的算法检测到爆红视频之后,接下来就会持续向用户推荐同一个博主的作品,这个过程中,是不断上涨的粉丝,以及前贴片广告带来的高昂收益
Matt似乎在一夜之间打响了未来事业的第一枪
但兴奋过后,焦虑也随之而来
即使是在2013年,Matt也能感觉到,他的成功靠的不该是一时火爆,而是持续的输出,“(一时火爆)不会让人轻易就做出牛逼的东西,粉丝期待的是持续性和不间断
没有这些,算法‘雷达’很快就弃你而去,所谓算法助力自然不复存在
”2013年底,Matt的粉丝从1000涨到了9万
BBC主持人CharlieBrooker找到他,邀请他一起做一档新节目
一个月的时间里,Matt每天工作20小时,一边努力拍节目,一边担心哪怕因为断更一天而导致的排名下滑
据Matt回忆,和Charlie合作到月底,他已经心力交瘁,连对“休息”都无动于衷
他的视频拍得越来越仓促,语气越发恶劣
然而,他的生气和挑衅,竟然加速了视频的火爆
“放在今天,煽动性的视频就是网络媒体之王,而YouTube,也在鼓动类似的视频”,Matt补充了一句,“如同一种毒药:算法爱你的时候,就是你崩溃的临界点
”Matt能感觉到,连他的健康状况也受到了影响
“人类的大脑生来就不适合成天面对几百万人
”Matt说,“如果要你每天直面上万人的直接反馈,你真的能感觉到,脑子里有什么东西,突然就折了
既要会共情,又要有悲悯,我们真的做不来
”之后,Matt患上了甲状腺疾病,被越来越频繁和持续的压抑情绪所困扰,“起初的快乐迅速变成了无尽的沮丧和孤独
“这些,我此前从未想过”,20岁的菲裔加拿大博主ElleMills在5月的一档节目《19岁崩溃》中说起,“我TMD,到底为什么会这么不开心?完全说不通啊,你懂吗?严格来说,这是我的梦想啊
但我还是TMD不!开!心!”去年11月,Elle发布了一条5分钟的短片,向她的家人和朋友坦白了自己的双性恋取向
视频经过精心剪辑,制作精美,在YouTube上得到了360万播放量,她因此拿到社交媒体界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Shorty奖,也因此登上Diva杂志封面
她在视频里讲述一个校园女生对成名的渴望,这种渴望带给她越来越多粉丝,但在她看来,“这不是我想要的
压力、焦虑和沮丧,让我变得越发糟糕,我在等着,等我到达那个崩溃的临界点
”也是在今年5月,世界排名第三,拥有3000万粉丝的28岁西班牙博主ElRubius,讲述了自己走在崩溃边缘的故事,他决定结束工作,休息一阵
焦虑来自持续性的工作
游戏博主TylerBlevins,每月通过在Twitch上直播玩《堡垒之夜》的视频能赚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6万元),多数来自付费订阅或打赏
最近,Tyler在Twitter上抱怨,感觉自己不会有停下来的一天了,“想知道其它工作是不是像直播一样苦”,显然,对于他的高收入来讲,这个问题显得有点无脑,“离开不到48小时,Twitch脱了4万粉
行吧,开工
”对于这样的百万富翁啊,Twitter用户的同情心少得可怜
然而,博主的压力可不因V大V小而改变,所有人都被逼着不停产出,还要永远在线,随时和粉丝互动
120万粉丝的博主AustinHourigan深知,不断更才能维持粉丝黏性,“粉丝黏性越高,越多人愿意定期观看你的内容,博主才能在平台反复无常的算法中得到稳定的收入
”在YouTube,一旦突破100万粉丝,平台会寄来一个金色奖牌,它们会被博主放在书架或挂在墙上
对于博主而言,播放量和质量就是价值的最大体现
这项诞生于硅谷的先进技术,似乎完全左右着YouTube博主的命运
每分钟400小时的素材中,算法能精准地找到尼加拉瓜的视频,并将其推送至百万人的“推荐观看”列表里
用户在YouTube上的每一次点击都会被后台记录,以推荐更多相似内容到用户
当算法记住用户的喜好,广告商可借此向不同群体推送视频的前贴片广告,以精准触达目标用户
而对于博主来说,当你的收入,完全仰仗电脑背后点击鼠标的人时,算法或许就能决定,你到底能吃山珍海味,还是青菜豆腐
也正是因为如此,YouTube发展的13年里,舆论普遍认为,平台是造成创作者日益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
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今年4月,伊朗裔女性,激进分子NasimAghdam持枪闯入YouTube公司总部,造成三人受伤
而她的动机,仅仅是因为对YouTube的视频政策感到不满,“所有我上传的内容都被YouTube过滤了
”算法驱动之下,创作者们不过是任人摆布
这逼着博主们不断产出,毕竟,新鲜的年轻面孔已经在路上了,他们可以随时取代老玩家的位置
而那些分享自己日常生活的博主压力更大,工作和生活早已密不可分
最近一次YouTube大会上,主播和博主聚在一起,Hourigan站在博主中吐槽:“我觉得,做YouTube的必须附赠免费心理咨询”,全场哄堂大笑
他及时打住,略带一点低落,“还有,我已经开始吃药和治疗了
”算法偏爱标题党和争议性KatherineLo是加州大学的一名网络社区研究员
在她看来,导致博主们情绪崩溃的原因并不能用一句简单的“内容持续性和高频次”来概括,深层的原因在于这份工作的特殊性:时刻保持和粉丝的联系
这个过程里,博主要保持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度,随时和粉丝互动,可能还要扮演写作者、主持人和剪辑之外的其它角色
“这些往往都是隐形的付出,非常熬人,这才是造成职业压力的主要原因
很多情况下甚至能导致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尤其是在遭受到语言暴力、安全威胁、隐私攻击和社区氛围污染之后
”Katherine最近列了一个表,关于影响创作者精神健康的主要因素
包括为了拉近和粉丝的距离带来的精神消耗,看评论的压力,管理赞助和打赏的经济焦虑,以及维持和YouTube社区关系带来的压力,而最后一项,是获得推荐吸引粉丝的关键一环
一些头部创作者可能没有类似的焦虑,他们有足够的钱去招人,或是找人帮忙排解压力
2016年,BelindaZoller加入了周更的游戏&动漫科普短视频团队ExtraCredits,当时的粉丝已经接近160万,Belinda担任版主,审核评论
在YouTube这片新兴经济里,评论管理可以算得上是最磨人的工作
尽管Belinda无需站在镜头前,但她却站在了匿名辱骂和负能量的最前线
几个月下来,Belinda感觉身心俱疲,“工作里有太多的情绪劳动
我需要和粉丝的关注点和批判点产生共情,哪怕我并不同意
”这个过程中,无非是把一个人的压力转嫁到另一个人身上
无论她又多喜欢运营一个火爆的频道,平台本身,依然充满了消极性
审核就像是花园除草,创造一个干净和安全网上花园
不过,每拔除一棵杂草,周围必然还有类似的杂草存在
Belinda认为,YouTube可不是在想要处理这些消极情绪,而是在利用算法积极鼓励消极情绪的滋长,“用户有强烈表达欲时,并不会就内容本身展开辩论,多数时候这些表达者甚至倾向于寻找异见
而算法,喜欢的是标题党与争议性,而不是温和而积极的内容
”对Katherine而言,视频类的社交媒体对持续创作者产生的打击是毁灭性的,“YouTube完全没能好好保护博主,让他们避免遭受人肉、跟踪、骚扰和威胁等职业侵害
平台方声称,不对创作者负责,也不对社区负责
”一名YouTube发言人回复Katherine称,“骚扰有错
我们平台有相关政策来阻挡骚扰和网络暴力
工作人员会审核举报内容,也会根据政策移除不适合的视频”
对于博主们的精神崩溃,YouTube方面当然鼓励他们休假,像普通上班族一样享受夜晚、周末和假期
而对于博主们的压力,YouTube也说,“我们希望博主能公开讨论他们的压力
”然而实际情况却和平台的设想有些背离
YouTube旗下有一个创作者学院,希望从各方面教授创作者知识,从“如何获得更大曝光”到“如何与品牌合作”,甚至也会教他们“如何应对疲累”,只不过,笔者接触的创作者几乎都不知道这个课程
创作学院发布的《崩溃后自我修复》的视频找来了34岁的洛杉矶执业医师KatiMorton,她有8年的视频博主经验,更能感受其它博主的心理压力,也知道解决方案,但是,这条视频的播放量不过3万多
2010年,Kati想在YouTube上开个频道,帮助博主们释放压力,3年前转型做全职博主
随后事情发生了变化,她的个人经历也无法帮助她应对这些新鲜挑战,“我并没有比其他人做得好,我也累,压力很大
我终于也到了要休息的临界点了,这是我以前经常告诉观众们的解决方案
”和所有人一样,Kati也有经济上的压力,在YouTube,1000个播放量带来的转化只有1.3-3英镑(约合人民币11.6-26.8元),除此外,金钱的回报可能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播放量下滑有一万种可能性,一旦下滑,收入也跟着下滑了
”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Kati的频道已经有接近50万粉丝,她却依然不敢贸然招人来分担她的工作量
在Kati看来,多数博主都无法支付这笔多出来的人力费用
“如果有人帮,事情肯定不一样,但我必须得做到播放翻倍才行啊
因为播放下滑就要炒掉一个人吗?这种感觉也太糟糕了
”Kati的解决方案又回归到了算法,“YouTube会给日更的博主以奖励”,Kati说,“算法是平台写的,他们自然有能力改写现状
如果标准变了,事情或许会有些转机
我们都是人啊,我们也需要自己的时间的
YouTube对自己一手打造的文化毫无责任感
”Katherine认为,又要在YouTube/Twitch取得成功,又要平衡好工作和生活,几乎没可能,“YouTube的工作充满着不确定性,承载着少数成功者才能拿到可靠的稳定收入的渺小希望
减少更新频率来换取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其实只是增加更多风险而已
”更残酷的事实是,即使YouTube平台已经让人身心俱疲,但年轻人或许能扛得住这样的压力
从博主大数据来看,20多岁的YouTube博主最多,他们以前梦想当明星,现在只想做博主
而其中不少都认为自己可以做到高频产出,不过只限于几年的短期时间
Matt说,“那个年纪,你当然做得到啦,精力充沛,永远有时间专注工作,也不需要关注工作之外的事情,比如一个稳定的、容易保持的社交圈
”只不过,如同演艺圈童星的故事一样,年少成名,风险必然随之而来
“成为明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啊,要学习一些窍门、要有精致的肌肤,还要有一群信得过的顾问和朋友”,英国慈善机构精神健康基金会的代表ChrisO'Sullivan说,“现在,一条爆款就能捧红一个人,管他什么年龄、背景和地区
没有支持,没人指导,爆红之后能量迅速燃烧殆尽
”随着时间流逝,年少成名的网红们,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孤独、焦虑和疲惫的情绪潮水般涌来
“20多岁的时候我能不眠不休,感觉精力无限,无人能敌”,Matt顿了一下,“确实也没错
直到,心有余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