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并标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阅读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联网商业
━━━━━━

JOIN的理念:男性主动展示价值,女性进行筛选才是平权
文|梦悦
最近一篇文章《我预见了所有悲伤,但我依旧欣然前往》刷爆了作者的朋友圈,文章讲的是一个社交创业者的故事,他的这款社交APP叫做JOIN,创始人于宙称它为“人类孤独拯救计划”。
男性主动展示价值,女性进行筛选才是平权
「JOIN」 迭代到现在走过了很多坑,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先介绍下目前基本的产品形态:
用户注册时必须上传真实头像,并填写星座、城市、职业、学校、“关于我的几件事”等更详细的社交信息。此外,必须提出一个你想要被回答的问题。也就是说,每个人都需要展示自己的真实身份,同时带着问题而来(问题之后可以随时更新)。
注册成功后,用户可以直接开启匹配。每隔一小时可以进行20次匹配,目前是基于LBS和标签匹配,而匹配到的人则有男有女。如果你想认识他or她,就必须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女性用户可以选择语音或者文字回答,男性用户则必须使用语音给出一个10秒以上回答。对方收到答案后再选择是否与你成为好友。成为好友之后,你就可以在类朋友圈的信息流里看到他的动态。

JOIN真实截图

介绍到这里,你应该能感觉得到 JOIN 是个使用门槛挺高的社交软件,特别对于男性用户来说。首先,第一次的语音回答是在传递态度,要想得到对方的认可,那么回答必须认真。这比探探的左滑右滑又多了一道门槛,而且语音表达比起文字,会天然地让人克制一些“言语的恶”。男性用户在网上的“勾搭成本”瞬间被拔高了。
除了语音回答外,男生想要进入聊天室必须拥有10个以上的好友,侧面证明他已经受到一定认可。在JOIN 的“派对”模式下,每日不同时间,有不同的聊天室。比如工作日上午7:00-10:00的“我在挤地铁”,又或是周末早上的”我在赖床不起”。
于宙告诉36氪,男女双方的社交需求一定是冲突的。男生天性想要最低成本地“广撒网”,女生则想要每个男性都为自己付出更多。为了解决这个冲突,我们必须把JOIN 的门槛提高,给女性一个安全安心的环境。在社交中男女价值天然不对等,男性主动展示价值,女性进行筛选才是平权。
平衡供给与需求的双重身份
社交产品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用户既是需求方也是供给方。但是天性使然,没有人想要主动去供给。怎么建立一套机制去调动用户供给的积极性就至关重要。
这套语音回答的玩法,不仅是提高男性的使用门槛,也是变相地兴趣交友。如果对方的问题激起了你想要回答的欲望,那你们之间一定存在某种重合的特质或者是共同的兴趣点。比起打上爱好标签,这套玩法显然更为新鲜有趣。只要一直激起用户回答的欲望,那么他就会不断地去匹配新的人,从而持续地用他的回答供给。

不过,虽然破冰的问题解决了,之后的关系维护却更是一大难题,好友动态流也无法保证一对一的持续互动。对此于宙表示,女生是天生的社交不主动性生物,所以必须把这个压力抛回给男性。之后会陆续上线一些强制维护功能,比如30天不说话自动解除好友关系等。
JOIN 的理念和正在建立的体系,都十分女性友好,还是那句话,社交产品“得女性者得天下”。两周前,作者也试着注册了这款APP,并在两周内收到了56条回答。令我略感惊奇的是,几乎每一条回答都挺认真,也不存在任何骚扰性质,不管回答者是男生还是女生。这至少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道语音门槛是有效的。
为了给女性用户更好地体验,JOIN 还采用去中心化的分发方式。在这里,每个女生都可以被看到,而不是高价值女性被过度曝光。
此外,可以看到的是,JOIN 想做的似乎不只是一个异性社交软件,因为并非只有异性匹配。它可能更像一个社会版“人人网”和“探探”的结合体。于宙也在最新的公众号文章中写道:“现在的 JOIN 让我重新看到了一个宛若当年我挚爱的人人网般,一个没那么饥渴没那么猥琐,陌生人之间很少互相撕咬,甚至有相当多的鼓励和温情。”而这种陌生人之间的温情我想是不分性别的吧。

同样想构建这种温情社交的可能是“跟随灵魂找到你”的Soul,不过它强调的是虚拟世界的神秘感,与 JOIN 的定位略有不同。
目前JOIN的iOS匹配交友版本上线一个月左右,的次日留存达50%,七日留存约25%,日活约6000,月活在22,000左右。基于创始人之前的经历,目前的早期用户多来自互联网圈。
创始人于宙毕业于美国印第安那大学Kelley商学院,上学期间曾靠美股操盘盈利百万美金。回国后创立餐饮品牌“榴莲宝宝”,以网名“风尘棋客”发表过多篇百万级阅读文章。联合创始人刘爽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任职京东集团总裁&业务特别助理、趣店联合创始人&COO、爱鲜蜂COO。
标星36氪,每天获取圈内最新资讯
成为进阶互联网人
点击关键词,查看过去两周的早起看早期:
风口:「网红娃娃机」「无人货架」「人脸识别」
社交:「相册小程序」「游戏陪玩」「音乐社交」
内容:「职场妈妈」「透明人」「男士穿搭」
新零售:「社区生鲜店」「餐饮平台」「办公室无人餐厅」
消费升级:「微烧严选」「艺术品消费」「租包」
共享经济:「共享仓配」「共享冰箱」「共享广告位」「共享储物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