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9-03-24 06:16:01 点击次数:145

凤凰网科技梁程远田径场上最优雅的项目莫过于跳高,不追求绝对的助跑速度,腾空一跃的身姿也能令观众赏心悦目

iPad大概就是这样的选手,在生产力属性上不紧不慢,同时一直在满足用户创作娱乐需求

直到全面屏iPadPro这位撑杆跳悍将的出现

更猛的是他甚至一杆跳出自己原本的「Tablet」场地,跃进外圈「PC」赛道要与那些百米电脑选手一较高下

作为史上最强iOS生产力工具,全面屏iPadPro正在打破iPad上限边界,以全新姿态踏入传统意义上的电脑文明世界

工业设计全面屏iPadPro,是Apple一直心存的iPad终极设想

然而我眼前这台跟之前的iPad都截然不同,面对这样一台性能强大的iOS设备,你可能需要重新思考要用它来做什么

凤凰网科技凰家评测拿到的是深空灰1TB顶配版本,也是我个人喜欢的颜色

12.9英寸版本沿用了之前的最大尺寸,但整体体积缩减25%便携性大大提升

11英寸在体积上与10.5英寸看齐,横向显示面积有所拉伸

11英寸机身三围247.6x178.5x5.9毫米、重量468克,12.9英寸机身三围280.6x214.9x5.9毫米、重量631克

以我手上的12.9英寸为例,再加上ApplePencil20.7g、以及智能键盘套的重量,整套下来拿在手里还是蛮有份量感的

5.9毫米厚度刷新最薄iPad纪录,此前的保持者是6.1毫米的10.5英寸iPadPro与iPadmini4

其实要做到全面屏工业设计,不仅要在正面窄边框下功夫,后置镜头同样需要重新设计,好让其容纳在边框背后狭小空间中

同时扬声器、天线等组件也是如此,所有的一切都为实现全面屏“让步”,特别还是在5.9mm的极限厚度下

根据《TheGeniusBehindApple’sGreatestProducts》书中披露,早在2000年iPad就已经存在于内部产品规划中,原本是基于多点触控技术的秘密项目,并且一直备受乔布斯的悉心呵护

在当时的高层会议中,乔布斯讨论到iPad该如何设计,令人惊讶的是,他在那个时间点竟然就建议把Home键移除掉,从而让每个方向都具备相同的握持感受

换句话说在他的理解中,iPad应该是一台“没有方向感”的设备

全面屏iPadPro可以说是乔布斯心目中最初的愿景,边框垂直切面棱角也有几分当年初代iPad身影

所以当你第一眼看到这台设备正面时,真的不会刻意从某个特定的方向去拿起它

全面屏跟全面屏iPhone的理念类似,全面屏iPadPro也是在缩减机身的前提下带来更大显示面积的屏幕

由于屏幕圆角边缘采用类似iPhoneXR的子像素抗锯齿算法,所以这块背光多点触控IPS硬屏同样被授予Liquid视网膜显示屏称号

这个像素密度与10.5英寸iPadPro以及9.7英寸iPad都是一致的,目前ppi值最高的反而是多年没有更新的iPadmini4(326ppi)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号版本还是4:3的显示比例,小号版本的显示长度有所拉伸显示比例为4.3:3

也就是说11英寸版本是一个全新的分辨率比例,需要开发者重新进行应用适配

事实上,相比10.5英寸iPadPro,11英寸全面屏iPadPro宽度分辨率一致,只是高度分辨率增加164排像素,相当于挤掉了之前上下TouchID的空间

全面屏iPadPro支持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技术、广色域P3、TrueTone原彩显示,全层压显示屏覆盖防指纹涂层、抗反射涂层,具备1.8%反射率以及600尼特亮度

Promotion会根据你当前所做的事情自动调节屏幕刷新率,最高120Hz或者24Hz节能模式,从而带来更灵敏的响应反馈

但Home键的存在对此产生很大阻碍,用户会下意识区分上下左右,这也让iPad看起来像是一部超大号iPodTouch

然而这并非乔布斯的理想设定,iPad应该拿起来就能用才对还分什么方向?有趣的是,最终决定iPad尺寸大小的,就是办公室里随手可触的一张白纸

如今全面屏iPadPro让这张“白纸”更具魔力,交互手势与原深感镜头让硬件介质消失,从而直接呈现内容,就像是在真实阅读一份报纸或者书籍那样

交互其实如果你正在使用全面屏iPhone,两者的交互手势逻辑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在上滑操作中多出一个Dock栏

从底部屏幕外侧上滑手势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快速轻扫(手指离开):返回主屏幕;2、短距离轻扫:唤出Dock栏;3、长距离轻扫并悬停:唤出多任务后台

另外作为大尺寸触屏iOS设备,支持分屏模式的iPadPro还有一些拖拽手势操作

例如文本剪切粘贴除了可以通过键盘Command+X/V,也可以框选后直接移动到新的位置,以及在应用之间进行一些复制拖拽操作也是如此

无论横持还是竖握都能进行面容认证,只要别不小心挡住摄像头就成

事实上,iPadPro进化版的全方位FaceID面容识别,是从A12X芯片就开始进行适配的结果,需要软硬件系统协作、各传感器之间相互配合、以及神经网络机器学习训练

这些在iPhone上实现没有太大技术门槛,只不过手机大多数情况下本来就是竖着拿,iPad则可能是任意方向

手指轻点唤醒屏幕后,即可非常自然地解锁,不需要特意去对着原深感摄像头区域

事实上,拥有FaceID的全面屏iPadPro,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了当年乔布斯的期望

它不仅是一台“没有方向感”的设备,在生物识别交互上也更“无感”

A12X全面屏iPadPro搭载64位架构A12X仿生芯片,具备神经网络引擎、嵌入式M12协处理器

很多人已经了解A12有多么强大,所以认为A12X差不多就是跑分增强版的存在

但事实上每一代Apple芯片的设计工作,都是伴随着工业设计或者某项创新功能同步推进的

工业设计确定了全面屏iPadPro的外观,在5.9mm的轻薄尺寸下如何做到强大性能以及长续航,就要轮到Apple芯片团队出场了

他们需要尽早得知一些需求,例如FaceID或者ARKit,从而提前为某项新功能设计芯片架构

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要保证Apple在移动SoC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可以说是近年来A系列芯片吊打在座各位的背后功臣

自主架构GPU相比上一代A10X图形处理器速度提升两倍,GFLOPS浮点运算能力堪比游戏主机

再加上ISP抗锯齿像素算法,得以让Adobe将完整版PhotoshopCC从桌面级电脑带到iPadPro上来,虽然要等到2019年才能花掉这笔app购买费用

几百个图层3GB大小的PSB大型文档,现在也能在iOS上实施呈现并进行精细操作

甚至有一些过去十年Adobe都没能开发出来的笔刷工具,例如lightbrush油画笔刷,现在都能借助iPadPro强大性能以及新一代ApplePencil实现

好消息是Adobe也在推进Primier视频剪辑工具的开发工作,现在的测试版本已经有文字动画、调色工具、人声增强等功能

另外,iPad大屏可能是AR增强现实最佳窗口,在ApplePark外的访客中心有一座模拟沙盘,店员会提供iPad给顾客观看园区的每一处细节

我多次使用iPad体验过各种AR游戏,那种虚拟和现实交融的沉浸感是非常奇妙的,全面屏iPadPro在性能和重量上都非常合适进行这种体验

系统应用生态虽然AppStore里有上百万专为iPad打造的游戏应用,但能完全利用A12X强大性能的并不多

事实上这些app才是让全面屏iPadPro变身生产力工具的途径

开发者应该去学习如何更充分地发挥芯片实力,但面对现阶段过分强大的A12X性能,所做的工作多少有点夸父追日般的无奈

发布会Keynote上所演示的NBA游戏与全功能Photoshop令人印象深刻,但类似这两款面向全面屏iPadPro开发的高性能app,必然无法在A12X以外的iOS设备上流畅运行

个人认为这或许会造成AppStore的应用分层,这也是我所担心的地方,毕竟大多数第三方开发者甚至都无法好好适配iPad大屏,更不用说专门为全面屏iPadPro打造新的高性能app了

2K和Adobe开了个好头,但全面屏iPadPro的生产力应用生态建设可以说仍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不过Apple自己对此倒是显得很乐观,AppStore作为社区连接了开发者与用户,至于要开发什么样的app给用户,应该完全取决于开发者根据设备性能自行决定

至于其他共性方面,iCloud的体验就不用多说了,我只是在激活时输入AppleID,所有备忘录、照片、文件都从其他设备上不知不觉同步过来

安全的FaceID面容识别认证、加密的iMessage信息、Safari智能防跟踪保护,搭载iOS的全面屏iPadPro能提供比大多数笔记本更体贴的隐私保护

从设计之初iOS就把辅助功能融入其中,系统内置的视力、互动、听力交互,或许能帮助残障人士拥有一台更容易理解的电脑

就像Apple所说的那样,真正强大的科技,需要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凤凰网科技也将就此进行一场「追光」年度策划,敬请期待

ApplePencil新一代ApplePencil采用亚光质感一体式设计,笔身没有任何接口和活动部件,支持磁力吸附、无线充电、轻点切换等新特性

笔杆整体还是圆柱形,吸附切面有点类似绘图铅笔,不会再像上一代那样滚来滚去,另外这可能也是全面屏iPadPro需要将边框“抹平”的原因之一

使用ApplePencil轻触屏幕即可快捷唤醒备忘录,轻点两下可以切换橡皮擦或其他笔触模式、或者选择显示调色板

无线充电标准类似AppleWatch并非Qi,但相比手表笔杆的设计空间非常狭小

值得一提的是,全面屏iPadPro是第一台能够进行“接力”无线充电的设备

此前曝光过一些类似的专利,例如MacBook给iPhone充电、iPhone再给AppleWatch充电

笔杆中间是磁吸式无线充电模块,内置两枚南北极阵列磁铁,吸力强同时对得准,以确保无线充电线圈最优功率

后半段是电池,前半段是触控传感器,笔杆重量平衡分布

触控区域一圈360度都可轻点,还能感应是否为拿起状态,放在桌面上则会自动进入节电模式

Apple工程师还加入了类似摔倒检测的感应算法,例如你在转笔的时候并不会被误识别为轻点触控

ApplePencil的意义在于,以一种更接近自然形态的交互方式去使用这块全面屏,就像用一根真实的笔在书本纸张上标注、勾勒、绘画、创作

另外你还能自定义激光镌刻字样,例如“中华绘图铅笔2B”之类的

键盘式智能双面夹(SmartKeyboardFolio)英文原名SmartKeyboardFolio,中文昵称「键盘式智能双面夹」,以下就叫键盘套吧

英文渣渣的我还去查了一下Folio这个单词,意思是对开的纸,相比之前的单面边框吸附式保护套还算是形象吧

三枚智能接点移至机身背面,通过磁力阵列吸附连接,无需配对或充电

内有多组磁贴阵列,跟ApplePencil一样能够保证智能接点精准对位

打开唤醒屏幕、合上自动睡眠,提供两个槽位角度吸力很强

三角形结构让机身与键盘形成一体稳态,无论放在平面上还是腿上都能提供友好的支撑性

当你托起整机即便受力点只在薄薄的键盘上,一斤多重的iPadPro也不会产生任何脱离性晃动

另外智能性上除了可以直连,在任意支持快捷键的app中长按Command即可查看快捷操作列表

USB-C2010年1月27日,在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主题为“ComeSeeOurLatestCreation.”苹果发布会,初代iPad向世界展示了全新的大尺寸移动电子设备类别,作为一款「Tablet」它的定位在iPhone与MacBook之间

当年乔布斯并不认为一台Tablet需要手写笔或者实体键盘,不过相信新一代ApplePencil以及Folio智能键盘盖应该可以让他勉强接受

要是让乔布斯看见第一代ApplePencil插在iPad底部接口上的画面,大概会一气之下取消发布会吧

你可以通过这枚传输带宽更高的C口,连接微单相机、驱动5K显示器、甚至为iPhone反向充电

如果你想驱动5K显示器,用自带的USB-C充电线是不行的,需要另购一根雷雳3视频线

官方描述使用USB-C转换器最高支持4K视频输出,不过我手头没有相关配件无法进行实际测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咨询下AppleStore店员亲自在店里试试

上述场景是不是听起来就非常有生产力的样子?我认为USB-C接口所展现出的扩展性才刚刚开始,未来会让全面屏iPadPro具备更广泛的生产力使用场景

其他配置开关或者说睡眠唤醒按键、音量增/减按键集中在右上角边框

三个麦克风阵列位于原深感镜头上方边框,后置镜头下方、左侧边框还各有一个麦克风,一共5个麦克风

四扬声器系统每个扬声器内分高低音驱动单元,这是Apple最薄的扬声器系统,外放效果可以说是内置“线性HomePod”

支持SmartHDR特性,不具备OIS光学防抖但有自动图像防抖功能

视频拍摄最高4K60fps,延时拍摄支持防抖功能,1080P手持拍摄也能提供足够的防抖增稳

前置原深感摄像头,FaceID已经说过了

可拍摄700万像素照片,f/2.2光圈,支持SmartHDR

可实现人像模式、人像光效、Animoji和Memoji,以及FaceTime群组视频通话

提供4GLTE蜂窝网络版本,2.4GHz和5GHz同步双频Wi-Fi(支持HT80的MIMO技术),蓝牙5.0

这里面有个新词儿「HT80」,应该是High-Throughput某种高流量标准

11英寸内置29.37瓦时锂电池、12.9英寸内置36.71瓦时锂电池,官方数据续航10小时

实测在线播放1080P视频,半小时耗电5%

包装内配有1米长USB-C充电线,18WUSB-C电源适配器

实测充电曲线如下,半小时可充电18%,大概需要3.5小时可完全充满

购买建议全面屏iPadPro提供64、256、512GB、以及新增1TB容量可选,11英寸版本售价6499元起、12.9英寸版本售价8099元起

新一代ApplePencil999元、智能键盘套1449/1599元

小号基础配件套餐落地也要8947将近九千元,都快赶上售价9499元起的新款MacBookAir了,看来确实是台电脑

“这就是新一代的iPadPro,更是iPad最大的自我飞跃

”全面屏工业设计+A12X硬件性能是真的香,但价格方面也有着巨大的自我飞跃

不过相比MacBook产品线,全面屏iPadPro在便携性上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同时它也提供了另一种形态的生产力工具选项,让你以全新的方式继续挥洒创意

如果你觉得之前的iPad与ApplePencil很好用,那么一定要试试这台全面屏新款

因为1TB容量明显是面向未来做准备,Keynote上展示的NBA2K或许是需要几十个GB存储空间的游戏,AdobePhotoshop100+图层单个PSB文档就要3个G

所以这件事你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想明白,我的初代iPadPro是32GB容量,但今天的全面屏iPadPro应该不会再做相同的选择

至于押大押小,个人建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小号版本主流一些,大号版本则更适合专业人士进行创作

后记如今全球已经有超过4亿台iPad抵达用户手中,这个数字高于任何一家笔记本厂商,可以说是在另一个维度击败了所有竞争对手

但客观上单纯从生产力工具角度出发,iPad并不适合跟X86架构的Windows们放在一起比较

对于iPad产品线来说,从这一刻开始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领域,甚至向上跨过乔布斯当年对Tablet定义的边界,并且在生产力工具属性上超出他的期待

Apple工程师们为全面屏iPadPro做了很多你看不到的工作

但最终科技会退到幕后,最重要的是让你用这台设备来实现想做的事情

相信在座的各位此时或许有跟我一样的想法,那就是将全面屏iPadPro作为自己的下一台电脑,真正的生产力工具那种

发布会结束时库克在台上说道,他坚信人们可以用创造力推动世界前进,Apple很荣幸能够成为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

其实库克时代的Apple并非一成不变完全固守本源,全面屏iPadPro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关阅读

大爆发!一加手机跻身全球400美元高端手机市场第五

小米26.5亿拍下昌平地块,用途尚未明确

一加6T国行价格公布:起步3399元 皇帝版3999元

电竞3.0时代:破百亿的新兴产业,年轻人的主流运动?

雷军:科创板是大好消息,将有更多科技创新企业上市

搜狐第三季度净亏损3500万美元 同比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