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创投观察系列的第130篇
分享人:MicoCEOSean
编辑:36氪石亚琼

2018年,国内直播的竞争彻底尘埃落定,海外直播也初现洗牌迹象:小平台开始消亡,一些较大的平台也从部分市场黯然退出,区域市场的格局逐步形成。2019年,海外直播的洗牌将会加剧。资本退潮之后,裸泳的选手必然要离场,拥有社交生态和盈利能力的平台会成为最终的头部玩家。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2018年,许多直播平台争相给自己扣上了“社交”的帽子。这一现象背后,是直播平台面对高额的市场费用和快速的用户流失而产生的巨大焦虑。
映客“卖身”之后,我说过一个观点:纯直播平台是很难生存的,但“社交+直播”则生,“直播+社交”则亡。我坚定看好社交平台顺势做直播,陌陌、微博、Mico都是很好的例子。社交平台的低流量成本、高用户粘性,和直播模块的强内容、强变现属性,达成了高度互补。但我不看好直播平台强行做社交,因为用户来直播平台的目的很明确,是消费内容而不是沟通交流,所以“直播+社交”这种逆向的结合会很痛苦,目前也没有任何成功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