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9-03-24 08:06:12 点击次数:122

编者按:本文作者 DurbaGhosh,原文标题 India’sonlinegrocersbetoninnovationtofendoffAmazon,Flipkart。

在亚马逊和Flipkart的夹击下,印度小型在线杂货零售商的日子不太好过。

于是,为了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在线杂货零售商们开始采用创新的产品和理念。

比如,印度最大的在线杂货零售商之一 BigBasket就计划推出一项订阅服务。该服务允许用户在前一晚下单牛奶或其它日常必需品,第二天一早就能收货。其竞争对手Grofers押注的则是团购概念,即为批量购买的消费者提供大幅折扣和优惠。

为什么是食品杂货?

在印度,食品杂货在线销售至今仍是比较较新的概念。

食品杂货这一细分领域在印度整个电商市场中的份额还不到1%。但同时,它也是增长最快的领域,根据InternationalOrganisationofScientificResearch的一份报告,2016年到2022年间,在线食品杂货零售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2%。到2020年,线上渠道将贡献印度食品杂货销售总额的2%,成为规模100亿美元的市场。

有了这一背景,也就不难理解为何Flipkart和亚马逊这么拼了。

“食品杂货是一个薄利的生意,但由于销售的是每家每户都会用到的日常必需品,消费频次很高,”咨询公司毕马威的合伙人SreedharPrasad指出:“对拥有庞大客户群的电商公司而言,食品杂货的确是它们接下来最该关注的领域。”

正因如此,有了沃尔玛资金加持的Flipkart在5月推出了食品杂货品牌Supermart。该服务目前仅对班加罗尔地区开放,平均每天处理约300个订单。公司计划在年底前进入德里、海得拉巴、金奈等城市。此外,Flipkart还推出了自有品牌FlipkartSupermartSelect,提供粮食、扁豆、食用油等家庭日常用品。

Flipkart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仓储及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同时还在试点“不封箱配送”服务,让顾客能更方便地验收,并现场决定是否需要退货。Flipkart在班加罗尔建有专门的食品杂货配送中心,占地15万平方英尺,提供的SKU数量达到1万个。

另一边,亚马逊在国际市场--主要是美国--已经取得一些成功。

在印度市场,亚马逊早在2015年便进军食品杂货领域,但直到今年5月将相关业务重新命名为PrimeNow后才开始大规模宣传。截至目前,亚马逊已向其食品杂货业务投资5亿美元,并获准在印度开办实体店。

面临两家巨头的一系列频繁动作,BigBasket和Grofers也开始采取行动。

今年2月,BigBasket向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投资者融资3亿美元,Grofers也在3月获得来自软银6000万美元的投资。

如今,这两家公司正用这些资金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创新自救

成立于2011年的BigBasket在印度食品杂货在线零售市场拥有35%的份额,是该领域最大的玩家,其遍布全国的25个配送中心每天要处理超过5万笔订单。

目前,公司的重心是以并购的方式谋求扩张。

短短五个月里,,BigBasket已完成至少三起并购,对象包括牛奶配送公司RainCan和MorningCart,以及智能自动售货机公司Kwik24,主要是为了抢占小件商品配送市场,提供每天为顾客配送一盒牛奶等服务。

BigBasket还计划在住宅圈投放出售牛奶、面包等日常食品的贩卖亭,以扩张自己的线下足迹。公司还推出了另一个名为BBExpress的服务,承诺用户下单后两小时内将商品送达。目前,所有BigBasket有业务的地区都已上线该服务。

另一边,成立两年后,Grofers在2016年将重心从平台业务转向了私有品牌的运营。Grofers旗下共有7个自有品牌,包括GMother’sChoice、GHappyDay、HaveMore和SaveMore,销售茶叶、番茄酱、玉米片、洗涤剂、五金工具等商品。

此外,Grofers也在通过其团购服务吸引顾客。如果多人承诺购买某件商品,Grofers会向供应商争取较低的价格。该团购服务的客单价约为1100卢比(105元)。为拿到更低的采购价格,公司已和各品类的多个品牌达成独家合作。

不过,这些努力是否足以帮助Grofers和BigBasket保住其市场地位,目前还很难说。

首位之争

分析师认为,Flipkart和亚马逊尽管资金雄厚,但要赢得这场战役绝非易事。

“这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市场,利润率低,打折的空间就更少。玩家需要专注打造自己的核心服务,提升质量,同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关基础设施。对平台型的企业而言,这并非易事,”管理咨询公司TechnopakAdvisors的高级副总裁AnkurBisen指出。“质量和配送效率对食品杂货市场的重要性比其它任何领域都高。”

不过,在咨询公司ForresterResearch的Meena看来,亚马逊和Flipkart也没有落后太多。

“它们都意识到了这些挑战的存在,所以才在投资技术,发起并购来弥合差距。它们已经在采取措施了,考虑到它们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储备,在线食品杂货垂直领域的玩家将很难与它们抗衡。”

过去几年里,已经有一些玩家因执行不力而被迫退出了市场。PepperTap于2016年关闭了商店;2015年,LocalBanya中止了业务,在此之前,它曾被用户抱怨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供货不足。

战役的序幕已经拉开。最终,消费者将成为最大赢家。

36氪国际站 KrASIA 出品

别错过

1.“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现已问世!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微信搜索“36氪出海”(ID:wow36krchuhai),关注起来吧!将为大家集中地提供出海的好内容。多谢关注,请多多推荐!

2.“出海频道”也在36氪app上开出来了!这里有数百篇出海主题的好文章,有一大批是在微信上没有的喔!来,跟着小动画,三步置顶出海频道,一键直达关键动态。


相关阅读

东芝Q2净利润5.75亿美元 未来5年裁员7000人

《爱·之痕》首登金鸡百花 海报曝光引关注

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脑力劳动者吗?

骆轶航:中国互联网公司早已告别“硅谷崇拜”

【世界互联网大会】15项全球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亮相

米家双11终极“薅羊毛”清单发布:降价的全在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