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音乐厅排练一下午了,但从郑小瑛脸上看不出一点疲惫之色
晚餐还特别要了两样――冷面和打糕
在与记者聊天时,更是精力充沛,侃侃而谈
盛赞沈阳交响乐团 郑小瑛与沈阳交响乐团有过三次合作
三年前,沈阳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也是郑小瑛执棒指挥
说到与沈阳交响乐团的合作,郑小瑛称“非常愉快”
郑小瑛说:“沈阳交响乐团有一群年轻的优秀演员,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那份真诚的态度
这些年来,他们已经把百余首音乐作品带给了观众朋友,这是沈阳人的福分
” 在沈阳交响乐团排练的那些天,每天都有五十多位乐迷现场观看
这一幕,让郑小瑛特别感慨:“从他们身上我也感受到了沈阳人对高雅艺术的喜欢,让我们能感受到沈阳人所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
沈阳交响乐团排练场向市民开放的做法特别有意义,这个举措能最大限度地拉近普通人与交响乐的距离,值得推广
” 尽可能来音乐厅欣赏交响乐 郑小瑛一直做着交响乐的传播和普及工作
来沈阳演出时间非常紧张,但还是抽出时间做了一场交响乐的普及讲座
当日,盛京大剧院多功能厅座无虚席
当记者请教郑小瑛老师大众亲近交响乐的方式有多少种时,郑小瑛老师说:“现在手机普及,普通人接触交响乐的机会和方式也更多样化
手机可以下载,还可以在家听CD
但如果有机会还是尽可能来音乐厅欣赏
” 郑小瑛老师说,音乐最大的魅力是声音和感受音乐家现场演奏的过程
在现场,你甚至可以通过音乐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细微变化,来体会艺术的精妙
郑小瑛还建议观众能在演出前做一点功课:“因为交响乐作品都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如果能有针对性地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曲家的经历,对理解音乐有非常大的帮助
” 晚年倡导“洋剧中唱” 问起郑小瑛今后工作安排,她笑着说:“如果没有特别邀请,我更多的时间是休息
” 其实,郑小瑛即使没有演出也休息不着
今年以来,她做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倡导“洋剧中唱”
面对一窝蜂用洋文唱洋剧的做法,郑小瑛说:“有骗人之嫌,唱法国歌剧的演员未必精通法语,就算知晓自己的唱段,也未必知道同台演员所唱的内容,这样的剧怎么演?能准确表达歌剧的精髓吗?” 郑小瑛主张演员用中文演唱外国歌剧作品
她说:“就是国外艺术家演出世界经典歌剧也是用人家本国的语言,只是我们不懂而已
我们中国演员为什么不能用中文唱西洋歌剧呢?” 郑小瑛老师说:“做艺术最难得的是真实和诚恳
如果只为名和利,还用得着我们艺术家用生命去付出吗?” 本组稿件由沈阳日报、沈报融媒 记者蓝恩发采写李浩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