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训练营指导阵容将首次采用1+N的模式,除了国际知名导演出任导师外,还将有多名电影人以顾问身份加入
万玛才旦率先出任文学顾问一职,顾问阵营还会有谁?令人遐想,随即而来的导师猜想也为FIRST影展五月四日将要举办的年度发布会,设下悬念
FIRST训练营历来有拍摄主题传统,新的年度主题确定为“ForgottenBeautyInOurDailyLife”
在为产业储备具有成长空间的人才及电影项目的同时,也为电影产业新陈代谢提供关键能量
训练营所搭建的模式,为青年电影人提供了开阔的创作空间,引导青年电影人以摄影机为始端,却不拘泥于传统的叙事手段抑或是观看方式
往届FIRST训练营导演曾涉猎剧情片、纪录片、实验片、装置影像等等形式,亦试图打破第四堵墙,让观众在银幕内外的空间可进可退
今年训练营将这种跨界进一步升华,打破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藩篱,首次对具象文学作品进行影像转换
将暧昧不明的文字转化为直观影像的高难度,也直接导致了目前文学改编电影类型的乏力与失位
今年FIRST训练营在此领域的涉足,也将推动青年创作者地对此的认知与驾驭,溯源电影创作的灵感与脉络
通过这次创作试炼,让作者能在文字提供的无限遐想空间内,从个体角度对文本进行诠释,将自我经验反哺影像创作,带来作者风格的影像呈现,或是浮想联翩的匠心凸显,也为观者带来高清晰度的形象和丰富的感性体验
从往届训练营的梳理可以看出,大部分青年电影人基本都还处在模糊的创作意识阶段,对自己可掌控的创作方式并不清晰,对生活和现实的感知力不足,在训练营极限创作规则下,面临困惑是必然
踏进训练营的试炼场,需要准备好审视自己,面对质疑
本届FIRST训练营,除了导师之外,以贝拉·塔尔为教务长的强大顾问体系,亦将给予训练营导演更加全面的引导
文学顾问抢先确认,万玛才旦导演将协助青年创作者进行创作
身兼作家、编剧和导演身份的万玛才旦导演,通过《撞死了一只羊》《塔洛》充分展现出他在文本解构、影像与文学融合上的深厚功力
此次,他除了在前期为十位青年创作者拍摄提供参照文本,也将配合导师,全程陪伴十位学员在文学改编的类型化探索中捕捉风格迥异的解读方式
10位青年电影人与导师蔡明亮和教务长贝拉·塔尔之间的沟通与碰撞,也刺激着训练营本体的成长与反思
面对高概念拍摄主题设定,青年导演受经验所限,往往缺乏把控能力,容易受导师个人经典创作观念的引导,变成一种创作的临摹;或是固有的、稳定的创作观念,被导师的想法冲击,陷入新的混沌,思考无果······那这些结果是训练营价值的一部分吗?正如蔡明亮导演提到的,“我希望他们去发现自己是什么,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电影根植于自我,训练营十天极限拍摄体验绝非是为了带来创作观念上的颠覆,而是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一个平台和土壤
这块土壤供他们坦露创作观念与直觉,直面他者的置疑与碰撞,激发自我甚至是训练营本体的可能性
至于结果,用采访中听到过最多的一句话来表示,大概就是让这批青年创作者“看得更清楚了”
报名资质报名者须为从事电影工作的华语创作者报名者须以主创身份完成过至少两部电影短片报名者须过往未曾入选过FIRST训练营报名材料报名者须提交个人代表的完整或连续剪辑作品片段报名者须提交一份由8—12帧画面完成的一个完整叙事作品
作品不得使用除画面外的任何补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