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9-05-01 01:07:22 点击次数:173

国产影视剧可以有戏仿,但不要纯模仿  【一家之言】  由白宇等主演的民国悬疑推理剧《绅探》目前正在视频网站播出

该剧讲述的是民国时期的上海滩,不断发生着各种离奇大案

闯荡在各种案发现场的高智商侦探罗非(白宇饰)、初出茅庐但武力值爆表的女警探秦小曼(尤靖茹饰),以及衣食住行皆在实验室的帅气法医本杰明(季晨饰),成为“探案小分队”的“铁三角”,侦破各个案件

《绅探》播出后,社交网络上就有不少观众提出质疑,《绅探》的许多地方简直太像英剧《神探夏洛克》

这究竟是致敬、模仿还是山寨?也有粉丝辩称,模仿是进步的阶梯,对此我们又该如何看待?   经典角色总是先入为主  《神探夏洛克》是英国广播公司BBC自2010年出品的电视系列剧,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马丁·弗瑞曼搭档主演

该剧改编自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将原著的时间背景从19世纪搬到了21世纪,讲述在繁华热闹的伦敦大都市中,时尚的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和他的朋友约翰·H·华生一起探案的故事

《神探夏洛克》是红遍全球的剧集,国内粉丝众多,从片头曲到服化道到人设都深入人心

假若有剧集大面积借鉴《神探夏洛克》,轻易就会被观众看穿

《绅探》便是如此

你要说是致敬,那么致敬可以光明正大,并且限于个别经典梗

《绅探》片头曲一响起,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这片头曲的风格和器乐与《神探夏洛克》很相似

接着大侦探罗非出场

罗非在自己家做子弹实验,满地都是血浆,他的神情非常变态

这与夏洛克的出场如出一辙,夏洛克是在停尸房鞭尸,以观察尸体会不会有伤口和流血,让人第一眼感觉很变态

两个人的人设相似点高达80%,都有天才般的推理能力,都很孤傲,都有蠢萌的一面

甚至两个人的着装:西装、风衣、手杖,都是浓浓的英伦风

虽然《绅探》里罗非的搭档换成了女的,但她与罗非的关系产生和化学反应,多少也有夏洛克与华生的影子

比如夏洛克和华生一同住在贝克街221B的公寓里,房东是个絮叨的老太太;罗非与秦小曼同住在沙利文公寓,还是对门,房东是个风韵犹存的寡妇,但也一样絮絮叨叨

夏洛克一见面就分析起了华生,罗非也分析起了秦小曼

华生与夏洛克相互依靠,并肩作战,从中产生了紧密的情感,罗非与秦小曼则是暧昧满满

不过,人设的相似也算“情有可原”,因为现在国产悬疑剧,哪一部不是“双男主”或者“男女主”,俩人一动一静,一文一武,性格上形成互补,才能碰撞出更多火花

但《绅探》就连服化道的细节或者一些案件的细节,都与《神探夏洛克》相似

比如英伦风的房间布局和装饰,受害人的死亡姿势,留下线索的方式,罗非的某些小动作……  这着实不得不令人怀疑:《绅探》的编剧、导演在创作和拍摄时,是不是看了太多遍的《神探夏洛克》?  模仿不可避免,但要抓住要点  粉丝们千万不要动怒,好像实事求是地说出有模仿的嫌疑,就是在贬低抹黑一样

事实上,模仿本身并非一定是负面的,模仿也可以是一种学习方式

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模仿的历程

任何一门技艺的习得,也是从模仿开始的

何况,模仿也可能成为进步的阶梯

就像攀爬一座没有人攀爬过的高峰,需要开辟新的道路,需要大量的试错,但第二个攀爬的人,就会比第一个人轻松许多,因为第一个人留下了成功的经验,后来者省去了走弯路的成本

模仿能否带来进步,取决于两点:一,是否模仿到点子上,是否把精华部分学到家了;第二,模仿之后是否有精进和改善,是否能够让原技术更上一层楼

具体来看影视剧领域,模仿是很难避免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业已成熟的拍摄技法,比如长镜头、蒙太奇等,也是在模仿中不断完善的

而不必讳言,跟好莱坞的工业体系相比,或者跟《权力的游戏》这样的作品相比,国产影视工业体系和作品成色,实在是相差得有点远

这个时候,完全独立的原创当然值得赞赏(但也应该看到,这样的成功率太低了),但模仿和学习,也应该得到宽容看待

模仿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模仿

春节档的票房冠军《流浪地球》就是一个极好的范本

导演郭帆在采访中毫不避讳地承认,2014年底第四届中美合拍展会期间,电影总局安排了包括郭帆在内的几位青年导演到派拉蒙做短期“访学”,就是在这次访学中,他心里种下一颗工业化的种子,之后生根发芽,才有了后来的《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上映后被誉为“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因为它奠定了科幻电影工业化的根基,而“工业化”是郭帆去好莱坞访学感受到的,那就是“要标准化,要可量化,之后才能被分配,被分配才能分工,分了工才能够提高效率”

所以《流浪地球》从剧本编写到特效制作,完全是标准化、流水化运作

工业化的底子,就确保了《流浪地球》有一个良好的底色

《流浪地球》的模仿,就是模仿在了点子上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学到的是一种生产方式和生产思路,而这也会给国内影视工业体系带来启发

真正要学习的是制作模式  作为英剧典范,《神探夏洛克》同样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它的真正精华——当然不是主人公的出场方式或者片头曲这些“边角料”,而是——制作出《神探夏洛克》的模式

《神探夏洛克》从2010年至今,总共拍了4季,每一季才3集,每集90分钟(国产剧一般45分钟,折算后每季6集),平均4年才推出1季,而且每1季都有3个编剧分工

为什么推进如此缓慢?为什么不趁热打铁赚快钱?这就是英剧的生产模式:慢工出细活

虽然剧迷们调侃道,“昨日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腮边”,但等待的过程也是甘之如饴,因为这代表着主创者不想马虎应付,剧本、拍摄、表演、后期等每一个环节,都是精益求精

像之前互联网上流传着《神探夏洛克》第三季第二集华生结婚拍照那段的截图,360度无死角单反拍摄,拍摄了所有重要角色的照片,而最后这些照片在剧中仅是一个十几秒的片段——哪怕仅是十几秒,也要以最专业、最精致的方式呈现

国产悬疑剧要像英剧那样“慢”或许不太现实,你看我们的悬疑剧动辄三四十集,拍摄周期一般就三四个月,《绅探》24集就有很多人大呼“良心”了(虽然24集的篇幅已经相当于《神探夏洛克》目前4季的总集数了)

但英剧那种严谨、认真、对观众有敬畏心的创作态度,至少是可以学习的

公正地说,跟国产许多劣质悬疑剧比,《绅探》在悬疑部分有了一定的长进,尤其是该剧的第一个案件《初来乍到》,节奏得当,颇多反转也很出人意料

但它的整体质感依旧一般般,症结还是国产剧的老问题:“多快好省”

剧本漏洞多,很多推理几乎都是靠脑补,两个主人公简直像“神”一般,看一眼各种关键信息就脱口而出了

内景部分的服化道还算合格,但一到天台的外景戏,棚内拍摄的痕迹就太明显了,特效也仅值五毛

本来可以大做文章的民国背景(这就是我们可以跟美剧英剧有差异化的地方,结合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形成新的风格),到了剧中就成了一种悬浮的“民国范儿”,更像是架空,只是方便编剧脱离现实逻辑各种“胡编乱造”

说回到《绅探》,他在出场方式、人设等各个方面都有过往经典欧美角色的影子

试想一下,如果换个片头曲呢?室内布局稍微换一下?男女主角非得住一块吗?过分戏仿一些细节,非但无法提升整部剧集的成色,反倒引来了“抄袭”的质疑,实在是得不偿失

真正的戏仿,应该是创作者吸收经典之后的再造,这才是影视发展的良性所在

□从易(剧评人)


相关阅读

围棋人机大战在福州上演 “星阵围棋”四战全胜

原力计划第二张合辑上线 九首硬核作品唱出独立主张

谭咏麟刘德华的“师妹”现身成都齐称想当“蓉漂”

滴滴成立五一安全应急保障工作组 程维任总指挥

数据去噪、行业赋能...云代记账公司的硬核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