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
生了病就要治,治病就要花钱,小病花小钱,大病花大钱
要么花自己钱,要么向亲朋好友借,要么就靠医疗保险
而现在,除了这些筹钱的办法,又多了「众筹」这种依靠互联网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个人求助性质的众筹不断出现在自己的社交网站时间留上,再铁血心肠的人也难免动恻隐之心
然而随着众筹规模的不断扩大,「骗捐」、「诈骗」、「借故敛财」的争议和骂名也一直伴随在这些众筹的身边
而这些骂名,也因为一名相声演员住院,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❶北京有房有车的演员向租房挤地铁的网友「要钱」这两天,德云社旗下的相声演员吴鹤臣在社交网站上接连刷屏,倒不是因为翻出了什么好包袱,而是因为吴鹤臣脑出血住院,他的妻子张泓艺写出了一篇图文并茂、内容恳切的水滴筹长文,并直接开了一个百万级别的求助众筹
而吴鹤臣本人有北京医保,两次手术加住院的钱一共才花了7万元左右
面对质疑,张泓艺表示房子没有房本,无法交易;车是婚前购买,而且没车很不方便,也不能卖;众筹多出来的钱是为了在医院附近租房、雇佣护工、病愈之后的复健以及日后的生活费用,并非存心多要
而且张女士声称「众筹是自愿的,谈何骗人?」
❷申请众筹有多简单?你甚至不需要打一个字为了验证众筹是不是向大家口中的「低门槛」甚至是「无门槛」,我们下载了水滴筹,并且尝试人在公司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发起一场众筹
在水滴筹安卓版App中,并没有帮助患者的入口,反而是「发起众筹」和吸引你发起众筹的内容占了绝大多数
我们随意上传了一些信息之后接到了水滴筹官方的电话,提示我们要重新填写一部分信息,看来审核还是有的
但是网络时代,简单的人工审核可能很难阻挡一部分想要投机取巧的人钻空子的,而众筹甚至也变成了一个收入可观的黑产项目
首先是病历,在QQ上随便一搜索「病历」这个关键词就能搜索到非常多的病历群,一站式解决病历问题
当然我相信这个功能是为了方便那些表达能力不强的人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灰色产业链,只需要前期的一点点投入,就能成为一个收益不错的「好买卖」
甚至还有有商业头脑的人用开课的形式教你如何利用众筹平台筹款
事情闹大之后,深圳市儿童医院公开了罗一笑的住院明细,整个住院期间花费的报销比例高达82.28%,自费的部分仅有3万多元
对此罗尔表示「网友都没有同情心」
武汉女电商杨悦突然身患鼻咽癌,但在坐拥流水千万的公司、日本欧美任意游的生活,以及名下数套车房的情况下,却选择依靠轻松筹筹得了20万治疗费
在网络上发酵,许多网友质疑,一个堂堂公司老板,为何沦落到来网上慈善筹钱的地步?杨悦给出的说法是:「不想卖公司,因为公司有未完成的梦想;也不想卖房,因为怕治完病后无家可归;更不想借钱,看起来好解决但还得还啊,社会上的陌生人,你十块,他二十的,凑一笔就好了
因此对于疾病,尤其是大病的救治帮扶就是脱贫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究其原因,还是整个流程的不透明:信息筛查的不透明,给心术不正的人以可乘之机;信息公开的不透明,让钱少的给钱多的捐款成为可能;患者病情的不透明,让筹款者可以随意填写数目;善款使用情况的不透明,让捐助者无法监控自己善款的去向
真正的呼救都缺乏技巧,真正的常识都缺乏感染力,普通人比不过专业文案,亲友的转发抵不过付费的宣传
而这一切最终的结果,就是求助型众筹信用破产,黑产转移到下一个能够牟利的产业,而真正需要筹钱的弱势群体反而因为失去了信任成为了受害者
这次吴鹤臣事件中,如果水滴筹一开始就公示这位患者的家庭状况,或许舆论争议也会少很多
我知道前期背景筛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这里面涉及到众多捐助者的善意和良心,捐助性众筹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它不是富有者的避责所,也不是众筹平台用来拉投资的「成绩」,这是一项需要慎重商业化的项目
众筹依靠的是每个人心中利他的善良之火,切勿让不信任的寒风吹熄
愿每一位患者都能顺利康复,愿每一位善良之人都能收获心中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