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良小凉中国电影圈有个摄影师叫赵非,诸多导演的经典作品,都离不开他的镜头
《盗马贼》《大红灯笼高高挂》《荆轲刺秦王》《不见不散》《天地英雄》《手机》《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太平轮》......他的构图,浪漫、典雅、精致又不乏韧劲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他对固定镜头的运用和色彩反差的控制,让他接连拿到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摄影奖,美国国际影评协会最佳摄影奖
近日,鲜少在公众前露面的他,突然官宣担任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的评委
Ifeng电影也奔赴前方,与他近距离接触谈了谈担任评委的想法,对青年导演的展望,伍迪·艾伦对他的影响,以及导演新作《影子灰烬》的进展
”虽然日后合作的,都以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第五代资深导演为主
但每次开机前,他都很紧张,甚至把这份紧张带到了伍迪·艾伦的面前
《荆轲刺秦王》给他带来了,这个令无数摄影师羡慕的机会
但赵非当时的想法,却是“反正我来了,我不行就回去,无所谓
”跟伍迪·艾伦拍了3部电影后,赵非觉得腻了,一直在重复自己
索性回国,与宁浩、苏有朋合作,先后拍了《黄金大劫案》和《左耳》
谈起这两次合作,赵非认为“宁浩能力与第五代导演没什么区别,苏有朋更注重表演
在《左耳》上映后的3个月,同样由新导演毕赣拍摄的《路边野餐》开始崭露头角,在国际上拿下重大奖项
但赵非认为,毕赣拍的只是影迷电影,内容随处可见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和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个人元素
等到他第二部长片《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相似的元素再度重复出现,似乎也验证了赵非的说法
他拿毕赣为例,劝诫新导演不要急于求成
“如果当初有人告诉他,你拍的这个电影,是把谁谁谁的元素结合了一下,只个影迷电影,他可能会清醒一点
但你把他说成了一个天才,那他自己也会相信
影片来之不易,光签合同就签了三年,在哈尔滨和泉州拍摄,演员基本都是80、90后
杀青后,编剧李樯跟他说,这是他所有作品中,视觉化呈现最满意的一部
从1982年去制片厂当摄影师,到2018年做电影导演,赵非有着很多从业者难以企及的光鲜履历
大牌导演的邀约,海内外的电影奖项,对他而言,是过程而不是目的
“你看我拍了很多片,跟特别多的导演都合作过
我不是说那种特别一定要干什么,或者一定不干什么,就是说机缘巧合,有导演来找我就拍
拍完了,该干什么干什么
他挠了挠头,指了指FIRST青年电影展的海报
51岁的他,已准备好把过去的经验,一股脑带到这次的评委工作中来
告诉年轻人,什么是好的摄影,什么是一个青年导演该有的样子
以下为访谈实录首做FIRST评委标准要纯粹,视觉化效果排第一Ifeng电影:这是你第一次来FIRST吗?赵非:对,几年以前有过一次邀请,但是那次有事,没能来
Ifeng电影:之前听说过FIRST么?赵非:对FIRST有过一些了解,感觉挺有活力的
而且好像很公正,从业务孵化角度讲,还是很有特点的
我知道文牧野就是从这出来的,另外我很多朋友像吕乐、李樯也来过,都来过,所以我都知道
标准尽量个人一点,即便是朋友,还是要纯粹一些,服从内心感受
Ifeng电影:会不会特别看重摄影?赵非:我主要是考虑视觉化,从这个角度去选
我去年也做了导演,我发现为什么有的电影特好看,而有的电影,就很像电视剧?其实就是手法语言的问题,表现方式的区别
回顾摄影生涯对北影厂印象最深,伍迪艾伦没脾气好合作Ifeng电影:FIRST是个评选导演处女作的地方,还记得你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么?赵非:记得,很紧张,压力很大
当年在西影的时候,25岁第一次独立拍摄,在那以前拍《盗马贼》,那个是联合摄影
那个因为有侯勇和田壮壮,我还能好一点
Ifeng电影:合作过那么多知名导演,现在拍戏不紧张了吧?赵非:其实我一直压力特别大,一个是我性格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说我确实是遇到了,跟第五代导演合作每一次都是很大的挑战
Ifeng电影:跟第五代导演合作的过程中,你对哪段经历印象最深?赵非:那时候,黄健中导演请我去到北影拍摄一个叫《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这个电影
在当年制片厂是体制内的,它的内部安排就是摄影车间指派导演,你把我一个小孩找到北影厂来,肉眼所及之处都是大腕
在我眼中,那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是最成功的一个电影制片厂
很多我们当时仰慕的摄影师,都在那里
你说我怎么去展开工作?这其实想起来挺后怕的
之后又拍了很多,当然从那一步一步的过来,我觉得而且好像来找我的导演,都是相对于挺不错的导演,他们很独立又比较受瞩目,这对我而言压力很大
包括像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那个片巨大的规模,然后又是他刚拿完戛纳金棕榈
Ifeng电影:但也是《荆轲刺秦王》让你获得了与伍迪艾伦合作的机会
赵非:所以我说《荆轲刺秦王》那个片压力特别大,伍迪·艾伦这边压力也很大,我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反正我来了,我不行就回去,无所谓
Ifeng电影:你这么想过?你跟他连续拍了3部电影呢
赵非:我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做,就还好,每次遇到的这些人还挺好的,挺帮我的
我们那时候拍胶片,他在拍摄的时候比如说不满意了,那么第二天就可以看到样片,他觉得哪里不好就重拍
所以从开始,他就已经把负担卸下来,我们就没有任何负担的在工作
现在一想,我跟伍迪·艾伦连续拍了三年,后来觉得挺重复的,就不拍了
我就没再接他的电影
然后就是跟田壮壮拍了三个电影,前后是有很长时间
然后其余的,也就是合作了两个电影左右
跟新导演合作宁浩成熟功力高,苏有朋更注重表演Ifeng电影:你怎么想回国后开始跟宁浩、苏有朋等新导演合作?赵非:你看我做了很多事,拍了很多片,跟特别多的导演都合作过
我不是说那种特别一定要干什么,或者一定不干什么,就是说机缘巧合,有导演来找我就拍
拍完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如果要再找我,我就拍,不找我那就别的人再找我我就又去了
Ifeng电影:你之前基本都只跟第五代导演合作,拍新导演的片子能适应么?赵非:坦率的说,还是第五代导演的实力更牢固,对镜头运用更熟
宁浩也很熟,宁浩虽然年纪小,但功力很高
对于镜头现场置景的能力很好,跟第五代导演没什么区别
苏有朋,因为他是演员出身
赵非:嗯,他对表演扣的非常细,但导演的事情,可能是空白
所以跟他在一块工作,比如从分镜头到演员的调度再到摄影机机位,这其实导演的工作
但要跟苏有朋合作的时候,这就变成摄影师的工作,区别在这
不过,这些在拍《左耳》之前,他和光线就跟我说的很清楚了
Ifeng电影:宁浩和苏有朋还是有一定的入行经验,像一些纯新人导演,可能不知道如何平衡审查、院线、资方的要求
赵非:像我们当年,要做第一部长片的时候看,压力也很大
但我觉得不要听乱糟糟的杂音,想得越少越好,专注你的工作,不要想我要做多大一件事
对于导演摄影这个功夫,其实就是很多对你来说这个技术,你把这个东西掌握了,然后你多看片,多琢磨,然后把这些东西想成熟了
尽量不要到现场再去琢磨,这样压力也小
谈论新导演不要被投资蒙蔽,毕赣拍的是迷影电影Ifeng电影:圈里有一种说法,看一个青年导演能不能出来,就是主要看前三部作品,你同意吗?赵非:应该是同意,我也看到很多拍半截就搁置的项目,休息一段时间后,这个导演又出来了,有这样的例子
Ifeng电影:忻钰坤的《心迷宫》曾在FIRST获奖,之后有很多资方找他拍商业片,他说自己很迷茫,不知该怎么走
沉浸了一段时间后,拍了《暴裂无声》
赵非:我觉得不是每个人都能拍商业的东西,商业电影真不是每个人都行,大项目有很多组织,像陈凯歌就可以
但是也有一些,比如王家卫,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但是他的作品就不是特商业的创作
你像我们看很多美国电影,很多商业片,其实动用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特别大
但是你说那种片究竟是一个工业产品呢?还是一个艺术作品呢?我个人的理解应该分开,像詹姆斯·卡梅隆,他就是商业片导演
你要让他做艺术片,他可能还没兴趣
Ifeng电影:近两年还有个新导演叫毕赣,他第一部作品《路边野餐》拿了很多奖
第二部作品《地球最后的夜晚》,投资很大,也有明星加盟,但反响就没那么好
赵非:这个我听说了,其实我一直怀疑那么大投资,对他是好还是不好
他应该一点点积累,纵然你有十八般武艺,也得一项一项来掌握,你不可能一开始就什么都行
你像我拍片,也是一点点积累,现在才能拍大片
一开始你拍不了,因为那个场面一个挨一个,你都不知道它的程序和规律是什么,你必须要掌握它
《路边野餐》其实是一部超级影迷电影,不仅有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影子,还有其他导演的特色元素
Ifeng电影:《路边野餐》是影迷电影这件事,还没在公开场合听到过
赵非:如果当初所有人都告诉他,你拍的这个电影,是把谁谁谁的元素结合了一下,你只是个超级影迷,他可能会清醒一点
但你把他说成了一个天才,那他自己也会相信
不过,他还年轻,不怕从头再来,不要害怕失败
从摄影师到新晋导演新片融合悬疑元素,目前正在送审Ifeng电影:去年你也做了导演,拍了长片处女作《影子灰烬》
为何要在做摄影那么多年后,尝试做导演?赵非:《影子灰烬》不是说我主动要做导演,因为我自己也尝试过,我觉得在剧作阶段,找剧本简直像像大海捞针
有一些导演或编剧擅长找剧本,而我擅长现场拍摄,所以在片场做导演我觉得挺轻松,一点都不累,因为这些东西我都很熟
这个电影是李樯找到我,愿意让我来拍
《影子灰烬》筹备很多年了,光签合同就签了三年,然后才开拍,今年是第四年
所以说这个过程不是说我自己一定要,都是机会
Ifeng电影:片子目前处于什么阶段?赵非:已经拍完了,正在送审
Ifeng电影:会是一部什么风格的电影?赵非:片子有悬疑的成分,是一个很多种风格融合在一起的电影,不单单是一部简单的悬疑片
先卖个关子,其实李樯在写剧本的时候,就觉得跟他以往作品不太一样
直到我们杀青后,他也觉得电影在视觉呈现方面,是最满意的
之后按照这个去选场景,我们场景很多,大概一百二十场戏,而且每一场戏通常都要用很多个场景
找完景以后,再陈设,然后就是演员的调度和机位的调度,所有的东西就构成了片子的影像风格
Ifeng电影:片子在哪拍的?赵非:在哈尔滨和泉州两个地方,哈尔滨大概有五分之四,泉州有五分之一
Ifeng电影:我查了下资料,演员好像主要是90后?赵非:有七个新演员,他们大概提前做了20天的短期培训,请中戏表演老师上课,然后围读剧本
拍摄大约用了两个半月,所有演员集中在剧组里,没有一个演员同时在演着其他的戏
Ifeng电影:演员年纪比较小,拍摄现场会不会难以把控?赵非:其实也不全是小孩,有一个演员是1985年生人的
最小的是,有1998年出生的
我觉得年龄没有什么,他们没有心理年龄的界限
像李樯写这个剧本的时候,里面有很多初中生高中生,年龄不大,但思想很成熟,已经是大人思维了
好像你看东野圭吾写的小说,人物可能十几岁,但犯罪的心智已经很成熟了
Ifeng电影:1998年的演员,是孙伊涵么?她也是FIRST的出来的
赵非:对,她的表演很真挚
做导演有一点跟我们做摄影相似,就是说你不能放手任何东西
我觉得将来我可能要在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上,有更多的把控,不能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