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8日,旷视宣布宣布完成D轮第二阶段股权融资,目前D轮总融资额达约7.5亿美元,参与该轮融资的机构包括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BOCGI)、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旗下全资子公司、麦格理集团以及工银资管(全球)有限公司
旷视联合创始人兼CEO印奇表示:“对于本轮投资者的加入,我们倍感兴奋
这将有助于推动旷视下一阶段的增长
非常感谢他们认同旷视的战略方向和发展潜力,并对我们充满信心
” 虎嗅获悉,旷视D轮第一阶段融资是在去年完成的,但负责品牌市场的旷视副总裁谢忆楠拒绝向虎嗅透露该轮融资后的最新估值
旷视表示,本轮融资所获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加强旷视在深度学习领域的技术优势,并加速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商业化落地
此外,这笔资金还将用于招聘顶级AI人才,为更多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并推动公司的国际化运作
这是这家被誉为“CV(ComputerVision,计算机视觉)四小龙”之一的独角兽企业自2017年10月31日宣布完成4.6亿美元C轮融资后首次公布其最新一轮融资
整个2018年,旷视都异常低调
比较而言,它的对手、同样是“CV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SenseTime)在去年四五月份接连宣布了两轮创纪录的融资——2018年4月9日宣布获得6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超过40亿美元;2019年5月31日宣布获得6.2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超过45亿美元,成为全球总融资额最大、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独角兽
但过去一年,关于旷视寻求融资的消息一直没断
2018年12月10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旷视与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潜在投资者商谈融资事宜,旷视的目标是在12月份完成此轮融资,总额超过5亿美元——如今看来,这可能是旷视D轮第一阶段的融资——但随后阿里巴巴和旷视对该融资传闻均表示不予置评
2019年1月11日,彭博社再次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旷视正在考虑赴香港上市,这家公司希望募资5亿~10亿美元
谢忆楠再次回应虎嗅:不予置评
去年有媒体报道称,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旷视的收入为9000万美金并实现了盈利,预计在2018年收入达到2.65亿美元并获得5000万美元以上的利润,预计2019年收入达5亿美元并实现1亿美元以上的利润
旷视回应虎嗅:“这些都不实
”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现象:旷视的客户很多最终成了它的投资者,或者反过来说,旷视的很多投资者也是它的客户
旷视的核心客户包括: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菜鸟网络、富士康、中信银行、联想、华为、OPPO、vivo、小米、凯德、华润集团、鲜生活
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历次融资机构——2012年8月,天使轮,由联想之星和联想创投参与,融资数百万元;2013年7月,A轮,由创新工场参与,融资数百万美元;2015年1月,B轮,由创新工场、启明创投参与,4700万美元;2017年10月,C轮,由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蚂蚁金服、富士康集团联合领投,中俄战略投资基金、阳光保险集团、SK集团等参投,融资4.6亿美元;2019年5月,D轮,由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BOCGI)、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旗下全资子公司、麦格理集团以及工银资管(全球)有限公司参与,融资7.5亿美元
天使轮的联想,C轮的蚂蚁金服、富士康,同时也是旷视的核心客户,有一种演而优则唱的感觉
在受全球局势影响下投资者花钱开始变得谨慎、很多独角兽估值严重缩水的大背景下,尽管旷视对于此轮融资三缄其口,但能融到7.5亿美元D轮亦实属不易,至少说明旷视在投资者眼里不是“猪鼻上插大葱”
旷视科技在今年1月16日举办了一场机器人战略发布会暨媒体答谢晚宴,在会上,旷视发布了新的logo,从“Face++旷视”变成了“Megvii旷视”,人脸识别平台Face++升级为系统化AI算法引擎Brain++,并更新了未来的战略布局,形成了城市大脑、供应链大脑、个人生活大脑三大IoT场景业务群
在接受虎嗅等媒体的采访时,印奇说:“我们非常满意我们的估值,我觉得我们的估值也不低,我们的估值借助了AI这波红利
”但值得包括旷视在内的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警惕的是——路透社曾在1月30日的一篇分析报道中称,投资者正在为曾被大肆炒作的中国科技业出现一连串的“降价融资”作准备,有分析人士表示,过去几个月,中国科技企业的目标估值下调了20%~40%
5月6日,英国《金融时报》更是直言不讳地评论称,中国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实力赶不上炒作
但好在旷视是其中相对低调、务实的一家
你看它D轮融了7.5亿美元,但它的高管低调得都说不出话来
复制口令【HlIX7bNX】打开最新版本虎嗅APP,即可领取虎嗅黑卡权益,3日内有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