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9-05-14 00:11:17 点击次数:185

「张老板」又在微博爆料一加7了

最近手机圈流行起了「自曝」,手机厂商负责人、高管在发布会前就不断放出新机消息,自己当媒体,不让中间商赚差价

这种事在之前是反过来的,媒体尽力去挖各种消息、谍照,而厂商闭口不言

电影圈也将「剧透」本身当成了一种营销

罗素兄弟在复联4的预告中「精心设计」了假镜头,皮卡丘真人电影在上映前一天放出了假泄露视频,甚至连时长都和原片一致

游戏圈则是玩家一直在主动要求剧透,而厂商一直挤牙膏

同样是面对剧透,为什么大家的态度如此不同呢?影视圈:剧透死全家剧透行为通常指的是影视作品,看过的人向没看过的人透露剧情,影响后者的期待值和观看体验

社交媒体越来越流行,剧透也更难预防,它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像《复仇者联盟4》、《权力的游戏》这样的热门作品,在播映期间会有大量的网络谈论,由此形成了剧透党和防剧透党

自己看了一部喜欢的作品,急于想和其他人分享,但微博这样的公开平台总会有人没看

于是很多人在分享影评时会在醒目的地方提示「有剧透」,有的影评人会先放出「无剧透」影评,等过几天再发布「完整版」

当然,也有一些营销号在网上恶意剧透

复联4上映当天有一个话题为「复联4彩蛋」的微博热搜,点进去之后,被顶上热门的却是一条剧透信息

营销号利用人们的好奇吸引点击,又故意剧透引发争议,以此赚取流量

第一遍看时一切都是未知,看过一遍之后就会了解所有剧情

虽然也会有人二刷、三刷,但都是为了进一步补足细节

轻微的剧透会吸引人的关注、提高期待,预告片就是这个作用,而恶意的剧透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游戏圈:玩家求爆料,厂商挤牙膏游戏圈又是另外一种情况,玩家求着剧透,厂商只是挤挤牙膏

B社在2018年6月公布了《上古卷轴6》的宣传CG,玩家纷纷吐槽只做了个logo,因为距离上代《上古卷轴5:天际》的发布已经过去了7年

《赛博朋克2077》画饼要更早,官方早在2012年就宣布开发计划,然而直到现在还没有发布,想玩可能真的要等到2077年

《死亡搁浅》制作人小岛秀夫天天在社交网站「摸鱼」,完全不务正业

一部3A大作的制作周期在3-5年,厂商需要提前放出消息让玩家有预期,保持热度

玩家不怕剧透也是理所当然,相比起影视作品来说,游戏的「初次体验」重要性并不是那么高,一周目、二周目,每次都有新的体验,越玩越有趣

有的人甚至会主动做「云玩家」,看别人打游戏,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手机圈:一直爆料一直爽其实在手机圈里,厂商对于剧透的态度原本是拒绝的,他们会对未发布的产品严格保密

因为未到量产阶段,产品可能有缺陷,提前公开会带来负面信息,不利于宣传

对于媒体和潜在用户来说,会减少惊喜感

最重要的,还要防止同行来「抄」

苹果的保密措施最为严格,无论是对于自己员工还是媒体

曾经有苹果工程师将iPhone4的原型机遗漏在酒吧,科技媒体Gizmodo花重金购买了这部机器,然后在产品发布前发布了爆料,Gizmodo因此被苹果拉黑

还有一位苹果工程师,因为自己的女儿在Vlog里曝光了iPhoneX的细节,而遭到苹果的解雇

最近,手机厂商学会了「主动爆料」

最先开始的是小米,小米9还没有公布,基本参数就被自家高管在微博上曝了出来

OPPO副总裁沈义人也是亲自上场爆料新机Reno的信息,准确度、速度秒杀媒体,网友吐槽,发布会时直接念微博就好了

一加也采取了这样的宣传方式,每天放出一点新机信息,吊人胃口

老实说,发布会上可讲的东西本来就不多,与其等到发布会上公布和别人类似的产品,不如主动爆料,延长宣传周期

这也是在提醒用户:「XX功能我们也有,可以再等等哦~」

对于用户来说,看发布会、评测时的「惊喜感」并不是那么重要,最终的目的还是购买、亲自使用,所以剧透也无妨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剧透变得越来越难预防,它不局限于影视作品,在各行各业都能看到

我们评价剧透行为,首先要看是主动的宣传、还是恶意的剧透

作品的类型不同,「初次体验」的重要性也不一样

搞清楚这些,你就理解为什么有的剧透行为会让人讨厌,而有的剧透却是大家都喜欢


相关阅读

陈依妙节目表演获赞 用民族音乐营造武侠世界

“八百流沙火星挑战赛”落户青海茫崖市

浪漫又贵又危险? CNN:韩国年轻人为什么不爱约会

库蒂尼奥意外伤退休战10天 退场前遭诺坎普漫天嘘声

海南国际高尔夫联盟成立

瓜迪奥拉:这是我赢得最艰难的冠军

获梧桐妹母亲节写卡片 贾静雯感动:分开没有遗忘

吴宗宪罕见晒二女儿正面照 清新可人颜值不输姐姐

电影《嘿!功夫小鬼》秦皇岛开拍

小米有品上架电子书:6英寸纯平/20级冷暖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