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9-05-14 19:19:01 点击次数:214

自1996年推出首款游戏以来,宝可梦在全球已经累计收入900亿美金,牢牢占据全球最吸金的IP排行榜的榜首

原因也很简单,精灵宝可梦几乎是唯一一个能同时把“影视动画、游戏、周边授权”兼顾的IP,形象老少咸宜,游戏易上手难精通,更重要的是,它有皮卡丘这个风靡全球的可爱形象

“卖不出去的东西,印上一只黄老鼠就行了”这样的玩笑,也印证了这一IP究竟有多畅销

《大侦探皮卡丘》是第一部宝可梦真人电影,而非动画剧场版,这对于观众们来说是一个新奇的体验

预告片推出时,“皮卡丘到底有没有毛”再次引发了热议,这个问题再扩大一点,就是2D动画的形象,如何在三维世界建模?如何减少画风变化违和感?在这方面,《大侦探皮卡丘》交出了一份还算不错的答卷

截至目前,精灵图鉴已经收录了超过800种宝可梦,电影中自然不可能一一还原,于是制作组选择了其中的50多种进行了建模

早在电影之前,插画家JoshuaDunlop就曾创作过一组写实画风的宝可梦插画,而另一位插画师RJPalmer则是因为一组宝可梦设计的插画,被邀请参与到了电影的形象设计中

人类天生就会对布满鳞片、褶皱的动物感到恐惧,这样的设计,会让平时看起来可爱的宝可梦们画风突变,甚至有点……吓人

而我们的主角皮卡丘,虽然毛茸茸的画风需要接受,但电影中的解决方案已经在两方中取得了不错的平衡,在现实世界中不至于显得违和,同时尽可能地用“萌”吸引观众,皮卡丘第一次出现时,影院内的观众们集体发出了一声“哇”

宝可梦的游戏剧情向来简单,动画也是没什么“野心”的老少咸宜“单元剧”,之所以风靡全球,核心原因依然是可爱的宝可梦们,以及一个栩栩如生的宝可梦世界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宝可梦,那么它们会如何在人类社会中生活?这个世界将如何运转?这是宝可梦粉丝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某种角度上来看,《大侦探皮卡丘》已经了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与设想

于是,你能看到充当扩音器的吼爆弹,咖啡店服务员乐天河童,警察们的好帮手布鲁与卡蒂狗,指挥交通的怪力等等

对于宝可梦系列的忠实粉丝来说,能看到众多写实画风的宝可梦们,鲜活地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这本身就是一段奇妙的体验

影片本身也埋了很多宝可梦相关的梗,比如可达鸭头疼会爆炸,胖丁唱歌会催眠,布鲁的外表与性格的反差,鲤鱼王被踢会进化等

《皮卡丘大侦探》改编自同名3DS游戏,和系列游戏、动漫并不直接关联,甚至电影剧情相较原游戏的改变幅度也相当之大

整部片子依然是典型的好莱坞风格,家庭主题是最不容易出错的剧本套路,而皮卡丘会说话的设定,电影给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解释,但这种插科打诨的人设已经让人有点审美疲劳,瑞安·雷诺兹配音的皮卡丘,萌贱与话痨与死侍一脉相承,而“爱吐槽的萌物”这样的反差设定,《泰迪熊》上也已经被玩烂

剧情相当简单,也没有太多令人惊喜的地方,基本上是“发现一个线索”——“去往相关地点”的线性剧情,虽然冠以“侦探”头衔,但也没有太多推理相关的元素,全片最大的那个伏笔,随着剧情的推进也变得相当明显

可以说,全片最大的亮点依然是宝可梦本身,一则知乎匿名回答:“这部电影要是可以砍掉全部所有的,一点意思都没有,完全经不起推敲的剧情,只制作一百二十分钟的神奇宝贝大游行就好了”,可以说是一个一阵见血的吐槽了

这则回答准确地概括了宝可梦这个IP究竟有多吸引人,以及《皮卡丘大侦探》有多么地乏善可陈

平庸的剧情与莫名的Bug,导致目前的口碑并不算好,豆瓣评分仅有6.8分,如果刨去粉丝们的情怀5星,这个数字实际上还要更低

好莱坞这两年也在频繁引进日本IP,《战斗天使阿丽塔》《攻壳机动队》《哥斯拉》等等,但截至目前,评价都不算好,这背后是影视工业、文化背景等层面的全方面差异,《大侦探皮卡丘》没能更进一步

能聊以慰藉的是,电影中的细节颇为丰富,招牌、灯箱上都能看到各种宝可梦的元素,剧情明确提到了超梦来自关东,也提到过神奥地区,这也证明本作的故事虽然是独立于主线之外,但世界观共享,这也为后续作品留出了可能,未来搞出个“宝可梦宇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宝可梦系列并不缺钱,作为最吸金IP,维持现状就能继续赚个盆满钵满,过去的游戏和动画,都是在既有基础上进行“微创新”,这也充分证明了它的模式有多可靠,《大侦探皮卡丘》算是精灵宝可梦的影视作品第一次“走出舒适区”,我们期待着在大荧幕看到更多的精灵宝可梦作品,当然,是要更有诚意的那种


相关阅读

杨旭电影《八岁的爸爸》开机 表演名师变催债老大

“大胆”导演王扶林:“搞文艺创作还是要纯粹些”

这段低俗的扭扭舞也上映25周年了

罗茜·汉丁顿-惠特莉 | 赏色

电影《企鹅公路》点映获赞 导演分享拍摄初衷

白百何:“惨”的过分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