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8-06-23 09:59:21 点击次数:120

在最近的2018ChinaFit北京健身大会上,开了三年自建自营健身房的乐刻运动宣布开放了加盟。

这并不容易,一年半以前,乐刻运动创始人韩伟接受PingWest品玩记者(微信公号wepingwest)采访时,还说“控制用户体验”,谨慎把场地和运营都开放加盟。相应地,频繁出现在乐刻运动宣讲PPT里的字眼,也不再是“共享经济”,变成了“新零售”和“赋能”。

当年说要做“共享经济”的健身房,在经历了三年用商业地产的逻辑开店后,最后走向了加盟。

乐刻将门店面积标准定为300平方米。

运动健身平台乐刻运动创立于2015年,成立之初总部选在了杭州,隔壁就是蚂蚁金服占地约50亩的新大楼。2017年10月,这家健身平台完成了3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成为了互联网健身领域融资规模最大的一家。

尽管创始人韩伟一直就强调“乐刻和传统健身房不是竞争关系”,但乐刻似乎就一开始站到了和传统健身房对立的那一边。

乐刻成立的2015年正是中国O2O潮流席卷的一年,也正是那一年,全城热炼、燃健身、小熊快跑等“中国Classpass”模式健身房遭到传统健身房抵制。

这些APP推出99元包月服务,消费者可以去任意签约的场馆消费,每月每个场馆消费次数不超过3次。这挑战了传统健身房以“年卡预售”为核心的商业模式。用韩伟的说法,传统健身房靠“不断吸纳新会员的年费维持现金流和扩张”——一次性把物业的未来使用机会卖出去,用资金招更多教练,开更多健身房,然后继续卖卡。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健身房的利润多来自买了年卡却不怎么去健身的人群。传统健身房产业链细分之下,甚至出现了专门的年卡预售公司。

乐刻门店的器械配重放到墙内,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乐刻的商业模式与这些传统健身房的闯入者类似,不过曾是曾经是阿里巴巴新闻发言人的韩伟,给乐刻加上了“共享经济”的光环。

和器械种类繁多、占地数千平方米、配备了淋浴区和休闲区的传统健身房相比,乐刻的健身房更像“便利店”:24小时开放,开在家或工作地点附近,使用面积狭小。每名用户花99元包月费(北京、上海最低199元),就可不限次数在乐刻的全国任意门店健身。健身教练可以根据课程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和预约的健身用户匹配。

韩伟将乐刻定义为“技术数据公司”。“你可能很难想象一家做运动健康产业的创业公司,单单技术团队就有百来号人。”乐刻运动的场景事业部总监苏静岗补充说。

韩伟的设想是,通过中央驱动的大数据,串联起用户、场地和健身教练(课程),实现需求和运营资源双方最优匹配,产生数据价值。他设想的最终模式是用共享经济方式来调配闲置资源,比如场地和教练,以建立健身行业的Uber模式。

在过去三年里,乐刻在全国北京、杭州、上海、济南等8个城市开出了410家直营门店。这些店大多选址在写字楼、社区和大型购物中心(或者说星巴克周围),单店前期投入成本在50万至100万元之间,健身产品以客流量高的跳操课为主。苏静岗称,加上前期投入的摊销费用,上海门店平均一个月支出约为5万元。

抛开互联网模式能不能解决商业地产运营的选址、现金流、成本控制等问题,用直营线下店的方式去做健身行业的“共享经济”本身就值得讨论:毕竟Airbnb可没有自建房屋。

据韩伟介绍,乐刻打造了一个数据化智能健身共享平台,打通从线下门店硬件设备到后台云服务以及客户端的大数据智能应用,能够完成用户行为感知、数据采集传输、云数据分析、用户应用及反馈、资源优化的功能闭环。在后台可以看到用户的画像、运动数据、最喜欢的课程和教练等信息。

不过,随着房租和人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不管是传统健身房的年卡模式,还是开直营店的乐刻都面临成本增加的挑战。乐刻逐渐上线了年卡、季卡、单次付费模板,并拓展出私教、主题馆、电商等业务。

根据乐刻的说法,此次招募加盟商,也就是“单店合伙人”,是乐刻利用自身的“造血功能”,为行业输出能让健身机构健康运营的“水电煤”,“赋能运动健康产业”。

韩伟介绍,在过去的3年里,乐刻共吸引了50余家运动类机构和明星IP入驻,累积320万线上线下用户。考虑到已成立20余年的威尔士目前开了约120家健身房,积累用户约80万,乐刻已经是中国健身连锁健身房里体量最大的一家了。

不管这家创立两年的公司是“共享”还是走向了传统健身房的加盟路径,可以确定的是,在2018年,当“共享经济”变成了“新零售”,故事就变得好讲多了。韩伟举出了“贵人鸟终止收购威尔士,曾作价27亿人民币”的例子,表示传统健身房做不大,甚至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换个“新零售”的故事会有更好的收益。

苏静岗则不断强调“2018年中国将增加3000家健身房。我们不是和现有的客户抢资源,而是追求增量的部分。”

接下来,这家运动健身平台还要做自有健身品牌,并把业务由健身房扩张至羽毛球馆、篮球馆、瑜伽馆、舞蹈房等业态。预计2018年底开店1000家,2020年开到5000家,要“让用户在城市每一个公里内找到健身房”——再次把成立于1996年、国内最大的健身连锁品牌之一威尔士120多家的全国门店数拉出来对比,这个数字的确有些惊人。

乐刻的快速扩张也伴随了一部分质疑,中国城市人口的健身需求远未达到像衣食住行般的刚需级别,乐刻模式可能仍需要资本长时间的助力、对市场长期的引导才能前行。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阅读:

经过天猫与盒马的“化妆”,大润发年轻了20岁

2个月3座城市,滴滴外卖能干掉美团吗?

味多美的“无人智慧面包坊”可能会讨社恐人士喜欢,但它有个小bug


相关阅读

baby真实歌声曝光 走调破音吓到陈赫

美团点评已于昨日向港交所正式交表 9月26日港股上市

没P图的孙俪暴露真实颜值 坚持瑜伽12年的女人真可怕

这位娱乐圈最新顶级流量的蜕变史,堪称教科书级别

袁立火药味儿十足开撕李冰冰:曝豪宅 晒丑照

《向往的生活》黄渤亮相蘑菇屋 何炅与黄磊共唱

巴西两棵“松” 守门都很“凶”

俄罗斯世界杯谁最“秀”,戏精主教练不甘人后

世界杯记者手记D10:黑海畔疗养胜地,德国战车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