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盈利问题从没淡出视野。
近日,1药网母公司111集团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YI”,成为互联网医药企业赴美上市第一股。111集团此次IPO共发行93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ADRS),每股发行价14美元,共募集资金1亿美元。
资料显示,111集团最早由原1号店创始人于刚、刘峻岭在2010年创办,旗下有B2C医药平台“1药网”、B2B医药平台“1药城”,互联网医院“1诊”。成功上市之前,1药网已经完成5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15亿元。2018年8月中旬,111集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招股书。
根据招股书,1药网是中国首批在线零售药店之一,运营模式为面向C端消费者的药品及保健品在线销售,这一业务支撑了111集团主要营收,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分别创收8.7亿元、8.6亿元、4.06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99.6%、89.9%、55.6%,在这三个报告期内,1药网GMV分别为12.2亿、13.6亿、6.8亿。
1药城为111集团在2016年新拓展业务线,是面向B端药店的医药流通平台,通过向入驻药店收取佣金等服务费实现营收。2017年,1药城正式运营,当年创收0.87亿,占总营收9%,截止2018年6月30日,这一业务收入占总营收43.3%,1药城上线以来累计创收3.165亿元。目前,与1药城存在合作关系的药店有10万余家,在2018年第二财季,1药城GMV达2.33亿。
同样是在2016年,111集团成立1诊业务线,主打互联网医院服务,与B2C医药平台1药网、B2B医药平台1药城形成协同。
从数据来看,运营6年的B2C业务营收还在上升,上线一年的B2B业务规模增长速度正劲,其药房业务的复购率到今年二季度达到66.5%,互联网医院也有了政策入口,卫健委近日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允许医师在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允许药师在线审核处方、配送药品。
111集团的业务端表现抢眼,且未来升值空间不小,但不免俗地,111集团已经亏损多年。
在111集团递出招股书之前,平安好医生已经率先赴港上市,此后,微医宣布完成Pre-IPO融资,预计今年年底提交IPO,国内互联网医疗企业上市步伐加速。但是,这些互联网医疗企业都有一根共同的软肋,没有盈利。
招股书数据显示,111集团2016年、2017年分别收入8.738亿元、9.595亿元,今年上半年营收7.309亿元,相对应的,2016年、2017年净亏损分别为3.634亿元、2.493亿元,今年上半年净亏损1.295亿元。长线来看,持续的亏损有收窄趋势。但是业务点的营收增长却还难以覆盖庞大的企业支出是主要因素。
现在来看,亏损的持续并不会在短期内结束。111集团的销售成本(产品成本、入库运费等)在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分别为7.9亿、8.6亿、6.6亿,成本投入一路走高。另外,111集团还计划在未来拓展云处方、云数据、线咨询服务等增值服务,必会为成本投入负重。
值得注意的是,销售和营销费用在今年二季度同比增长了15.6%,但是这一支出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却在持降低,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分别占比为28.9%、19.8%、14.3%。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111集团新的营收点B2B业务所处行业环境巨头攒动,不仅有刚刚上市的平安好医生,还有阿里健康、京东医药等。尽管B2B业务增长客观,但是相较于阿里系和京东系,111集团的劣势明显,既没有自己的物流渠道,也没有自己的支付途径,全部依赖第三方平台。111集团在招股书中明确将这两项列入了风险事项。
依靠新业务扭亏,111集团的挑战不小。昨日,111集团以16.75美元的开盘价进行首日交易,股价最大跌幅达13.41%,收报13.8美元,市值6.47亿美元。相似的是,平好医生在挂牌交易首日也是股价一路下跌,至今股价跌幅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