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8-10-03 03:57:08 点击次数:140

YCombinator中国又有新动作了。

一个月前,陆奇成为YC中国的01号员工。今天,YC中国的首届创业孵化营正式开始招生。据YC中国官方发布的信息,招生于今天开始,10月2日截止报名,10月底公布入选名单,因为YC中国仍处在过渡期,所以首批创业孵化营的行程有2个月在美国,1个月在中国。

中国也有不少本土化的创业营,比如i黑马、湖畔大学等。但像YC这样,专注早期创业项目,专注团队从0到1过程的创业孵化营并不多见。

上一次36氪采访陆奇时,他曾说过,孵化营会是YC 本地化的第一个尝试(YC中国有四个新业务:投资、培训、公益、科研)。YC在美国的孵化营为期三个月,团队参与创业课程的同时,可以获得导师的建议和指导,此外YC还提供场地,供学员进行小组讨论、产品初演、小组晚餐等。

首批YC中国的创业营有什么不同呢?什么样的创业者更受欢迎?YC能提供什么帮助?

我们又一次和陆奇聊了聊。

希望招募什么样的创业者?

36氪:中国和美国创业孵化营招生的评判标准是否会有不同,是如何考虑的?

陆奇:第一批创业营仍在过渡阶段,YC中国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才能实现完全的本土化。因此,现阶段还是会参考美国的流程,利用美国的资源,走出中国的第一步。

在过渡阶段,我们会尽可能融入中国本土化的考量标准。我会参与整个过程,利用我对中国的了解,帮助YC在中国选择创业团队。另外,由于YC中国的员工只有我一人,因此我们会尽可能寻找有中国经验的人(合伙人、YC校友等)一起来把关,这些人至少对中国有足够的了解。

36氪:希望创始团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连续创业者会加分吗?

陆奇:我们热衷创新,因此希望招募到创业能力强、创新空间大的团队。另外,与美国相比,中国的连续创业者更少,因此,如果学员有直接创业经验,踩过坑、吸取过教训,的确会是加分项,当然只是考量的标准之一。

YC能为中国创业者带来什么?

36氪:YC中国创业孵化营的导师团队是什么样的?

陆奇:首先,在流程和时间上会更灵活。以前创业者需要去美国面试,如今中国孵化营的面试安排在北京。第二在流程上,学员不必在美国待3个月,中间一个月(刚好是2月春节)的培训班活动可以返回中国。

创业导师会分成几个团队,我会参与中国的创业团队辅导。导师团队和创业学员会保持每周见面的频率,学员还有专门的OfficeHour;YC异常强大的校友网络(超过4000人)也能提供支持,尤其是中国的YC校友。

36氪:如何去帮助中国的创业者?

陆奇:第一,我们会推动创业团队思考产品,产品是不是市场需要的,是否真正存在需求,从0到1的过程,正是YC最擅长的。

第二,我们会帮助创业团队提高融资能力,尤其是国内投资机构的融资。我从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毕业的时候,导师告诉我,如果你要去贝尔实验室,简历要这样写,如果去IBM实验室,简历要用另一种方式写,这段经历让我受益很多。投资机构也有自己的方法论,花时间研究投资者,学习怎么讲清楚故事,提高中国创企的融资能力,也很重要。

这是YC在中国的第一步,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和创业者群体有更多互动,有很期待收到他们的建议,听听他们需要什么帮助,资源允许的情况下,YC都会尽可能实现。

对YC中国的创业营有什么期待?

36氪:YC中国对第一批学员有什么期待吗?

陆奇:YC中国代表了长期的愿景。我们希望学员和我们一样,坚信技术驱动创新的作用,愿意为一件事情做长期投入,也为中国经济做出贡献。

除了期待一流的创业团队参加,我们还希望建立早期创业生态,包括那些对中国的创业、中国经济发展有热情的人。早期的参与者往往对组织的影响更大,校友群体的能力是非常大的,希望他们能加入我们。


相关阅读

网红崩溃:月入50万美金也无法释放的压力和焦虑

少儿编程市场的冰与火

百度Apollo宣布将于年底开源车路协同方案

日本羽毛球公开赛 林丹0:2不敌桃田贤斗无缘四强

蔚来上市了,靠的是电动车么?

比特大陆提前上市的背后秘密

抖音反超快手 短视频“双雄”接下来拼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