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他在离世的时候合上了双眼,却敞开了心灵。
——遗愿清单
距离《绿皮书》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了,关于电影的热度依旧不减,身边所有看过电影和知道这部电影的人都说,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其实喜剧在奥斯卡的舞台上很难获得奖项,因为喜剧夸张的演绎会让人物的刻画减弱很多,但是《绿皮书》做到了。
在电影院二刷了《绿皮书》之后,除了对这部好影片的肯定之外,也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一部12年前的老电影,同样是一黑一白的搭档,同样是在旅行中得到救赎,当然,也同样是一部好的喜剧电影——《遗愿清单》。
《遗愿清单》
如果说《绿皮书》差点创造了两位奥斯卡最佳演员,那《遗愿清单》的卡司也一样不会让你失望。
由杰克·尼克尔森和摩根·弗里曼主演的《遗愿清单》,从卡司配置上就能用华丽来形容:
杰克·尼克尔森曾获奖项17次,提名41次,光奥斯卡奖项就获得3次;
男二摩根·佛里曼就更不用说了,全球公认的好片《肖申克的救赎》是他的代表作,《黑狱风云》《百万美元宝贝》《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统统都是他的作品,称他为最著名的黑人男演员也不为过。
这样的两大奥斯卡影帝互飙演技,没有主演和配角的区分,人物的刻画和演绎都入木三分。
(该片在豆瓣上17万人评价,评分8.5,进入TOP250)
两个主演虽然同样是一黑一白,但是相反,他们之间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影片的重点并不是为了讲述种族歧视,而是对生命的理解。
《遗愿清单》的故事很简单,讲述的是两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一黑一白,一个穷人一个富人,他们的身份背景完全不同,却因为得了癌症住进了同一间病房,在得知生命时长所剩无几时,决定来一场生命最后的冒险,实现生命的意义。
从故事一开始,就带着浓浓的喜剧成分,上一秒,拥有几家医院的白人主演爱德华还在法庭上“据理力争”,下一秒他就因为癌症住进了自家的医院。
而且,因为他在法庭上的言论,他只能和普通人一样住进双人病房,也因此结识了由摩根·佛里曼饰演的黑人主演卡特。
和爱德华不同,卡特是一个善良聪明的老实人,他一辈子勤勤恳恳的做机械工,培育了3个孩子,看起来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但是也是因为这样美满的家庭,他无法实现他成为历史系教授的梦想。
一开始的接触并不愉快,但是都是濒临死亡的人,慢慢的也都能互相敞开心扉,一次巧合,爱德华发现了卡特正在写的遗愿清单,虽然卡特很不好意思的辩解遗愿清单并不是为了实现。
比如“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亲眼目睹神迹;大笑到流泪”从哲学上说只是一个象征意象,这个也只是为了完成大学时的哲学作业罢了。
但爱德华才不管这些,生命只剩不到一年了,为什么就不能去做想要做的事情呢?
于是他在卡特的遗愿清单上也加入了自己的遗愿,这才有了他们俩的遗愿清单。
被说动的卡特不顾妻子的反对,决定离开医院,和爱德华一起完成他们一起制定的遗愿清单。
影片从这部分开始,就像是一部旅行风光宣传片,把我们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想看而没看到的东西,先替我们做了一遍!
从飞机上跳伞会有多刺激?
天空有多美?
在没人的赛道上比赛是什么感受?
在非洲草原上和狮子一起奔跑
在夕阳中看金字塔
去印度游泰姬陵
到中国长城上飞驰
来一次激动人心的艳遇……
就算中途卡特身体出现了异常,也没能阻止他放弃清单回家。
当清单上的计划一个个完成,影片也出现了一个矛盾点:爱德华和女儿因为早些年的事,再也未曾见过面。
不可否认,爱德华是一个可爱的老人,他有钱,他霸道,他手段高明,但是和女儿的这个心结,却是他不敢去触碰的地方。
于是,在登喜玛拉雅山的计划泡汤,他们从香港回来之后,卡特和助手汤米在爱德华不知情的情况下,带他去了他女儿家。对于还没有做好准备的爱德华来说,这时候与女儿见面,无疑是一个不能接受的事情。
这也成为了爱德华和卡特旅行结束前最后一次碰面,不欢而散。
再见面,已经是卡特状况很差的时候了,他交给爱德华他最后的一个请求“请你去寻找生命中的快乐!”
影片在爱德华鼓起勇气敲开女儿家门,和女儿亲吻,和女儿的女儿亲吻,流泪,整段都是无声的,在卡特读信的旁白声中,让观众更能体会到这其中想要传达的意义。
经历过遗愿清单的旅程,爱德华学会了勇敢寻找快乐,而卡特则是找回了曾经的快乐,就像卡特的妻子所说:“他离开的时候是个陌生人,回来的时候又变回了我的丈夫。”
说到底,这不是一部讲述死亡的电影,而是一部关于自我觉醒的电影,什么时候真正看清,什么时候生命就有了意义!
其实,作为一部好电影,遗愿清单并不是没有缺点,相反,现在再来看,缺点还是十分明显。
出于对政-治正确的靠拢,以往黑人在电影里的形象都是正面的,《遗愿清单》也不例外,就像卡特善良又聪明,除了没钱,什么都有了。
而爱德华呢?是一个商人,除了钱,他一无所有。总归一句话,黑人给到白人救赎。
但是角色设定的硬伤,并不能否认这部影片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
它提醒了我们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你因为今生没做而无限懊恼的事情,不管你是否有钱,是否成功,总会留有遗憾,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可能会留下遗憾的事尽量减少罢了。
莫要等到生命的尽头,才想起还有许多事还没做,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罢。
对于中国人来说,生命的话题总是沉重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别人问我们,我们问自己,总是不忍问出,也总是无法回答。
其实生命如何变得有意义,卡特在问爱德华的两个问题里,就已经让每个人有了自己的答案:
你的一生中有过真正的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