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深刻的感受是:除了少数几个大厂的隐私政策之外,多数的软件都拥有类似的模板、措辞,行文上甚至可以达到70%,80%的相似度
虽然对于隐私政策而言,只要好读、好懂,对于用户而言是否是套用模板制作,并没有那么重要
而且,实际上在使用软件过程中会主动查阅隐私政策的用户也并不多
但这个现象依旧引起了我们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惶恐
在一份份逻辑缜密的隐私政策背后,是大量的信息泄露事件
用户的账号密码泄露得一塌糊涂,更严重的,甚至连自己的出行记录、喜好、相片甚至是个人简历,都难逃一劫
在这个背景下,隐私政策更像是一份冠冕堂皇的面子,至于里子烂成了什么样,在我们受到伤害之前,没有人知道
而最可怕的是,在我们受到伤害之后,依旧难以发现源头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