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近几年有点嚣张
9.1分的「摔跤吧,爸爸」好似大坝泄洪的第一个闸口,带着汹涌的印度浪潮冲击院线
主题全部落在撕开印度体制伤疤,揭露社会弊端上,多少有点缺失新鲜感
如果题材再不改变,失宠是迟早的事
凡是自信满满的带上"必看"二字的,十个有九个扑
幸好,「调音师」是唯一的幸存者
豆瓣开分8.8,2018IMDb印度电影最高分
至今仍在豆瓣上拿到8.4分(54794人评价)的成绩
今天电影上映,哔哥又去电影院二刷
「调音师」的魔力在哪?哔哥觉得,就在于它全面升级
题材升级之前提到印度片,脑子里总是会出现载歌载舞的画面
非常"独树一帜"
这几年开始慢慢褪去广场大妈风,结果电影又走进了前面提到的"体制与社会"的怪圈
总之,之前的大部分印度电影似乎都与世界有些脱轨
「调音师」不一样,这个故事很不印度
「调音师」不仅是悬疑题材,而且通过层层反转把悬疑故事玩出了花儿
升级的不仅是题材,还有一点,你们可能感觉到了
就是片中的女性着装,相比起其他大热印度片,「调音师」里的女性,够漂亮,够"裸露"
女一苏菲出场就穿着清凉,露大腿
那真让让观众鼓掌叫好的,是另一方面的突破——悬疑升级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调音师」的故事,我觉得是——精巧
剧情反转,人物反转
除了心地善良的女主傻白甜
这么说吧
街边卖彩票的大妈都是个绑架、敲诈、倒卖器官的狠人
「调音师」刚开始就充满浓重的悬疑气息
随后镜头一转
一直瞎眼的兔子正在菜园里偷吃
「调音师」刚开始就把悬疑气氛做的很足
而这只兔子,其实就是男主的化身
腹黑男阿卡什,一位盲人钢琴家
减少视觉上导致的精神分散,让他能够更加专注于手指的灵活和思维的快速跳跃
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就真掉进导演设计的圈套里了
下一秒阿卡什就让我们看到了他有多可恶
偶然邂逅的美女苏菲送他回家,一顿深情告白之后,他快速走进屋子,摘掉美瞳,贪婪的捕捉苏菲美丽的背影
其实阿卡什最开始装瞎的目的,很单纯,为了更好的聆听、演奏音乐
但就在他认为人畜无害的时候,他已经伤害到了别人
并且直接性的伤害到了自己
西米和警察局长偷情被老公当面抓奸,这顶大绿帽子稳稳当当的扣在脑袋上
西米和警察局长的奸情以及西米丈夫的死,都被阿卡什看在眼里
而且因为他"瞎",所以西米和警察局长竟然光明正大的在他面前处理案发现场和尸体
就是死人
「调音师」的层层反转,从这开始让观众不得不服
西米找人准备杀死阿卡什,但他同样也已经着手准备报复西米
两个志在必得的人,结果全部成了瓮中之鳖
「调音师」第三点升级,我认为不仅是这部电影的进步,同时也是印度电影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尺度升级还是回到哔哥最开始说的那句话,它不像一部印度片
首先说,一些小故事线上的突破很不像
很少见的在印度电影中看到很多关于男女暧昧的画面,以及一些裸露,出轨、偷情故事设计
印度杂乱松散的社会制度出现了很多严重的社会弊病
因为女性地位问题造成的惨案太引人注目,所以我们忽略了其他关于人权的犯罪问题
「调音师」比较机智的地方在于,它偏偏不提女性地位这一点
而且本片中的女性地位都不低,更有性感熟女西米线上出轨,线下杀人这种女性人物设计
它牵扯出的,是印度日渐猖獗的拐卖人口和贩卖人体器官等恐怖事件
现在在网上随手一搜,这样的新闻不再少数
只让我们看到,显然不是他的本意
怎么做,才是电影真正想聊的
阿卡什让自己的眼睛被黑暗笼罩,让自己成为一个生理上的弱势群体,与此同时,他潜意识里也让自己成为了道德上的弱势群体
然而躲避危险,却需要去面对更大的危险
"什么是生命,这取决于肝脏"原句是"whatislife?itdependsontheliver.""liver"有肝脏的意思,同时它也有生活者的意思
这个快速、浮躁的时代,造就了越来越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生活者)
面对与自己无关的困难和危险,插在兜里的手绝不会伸出去,我们说这个社会冷漠,其实冷漠的不仅是社会,最主要的还是人心
但哔哥不想苦口婆心的劝那些人要学会伸出援手
用一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小故事作为结尾吧,同时也非常适合用在「调音师」中的阿卡什身上:起初他们迫害共产党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马克思的信徒
后来他们迫害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日耳曼人
再后来他们迫害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牧师
最后他们迫害到我头上,我环顾四周,却再也没有人能为我说话
——马丁·尼莫拉《我没有说话》(镌刻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新英格兰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石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