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9-05-06 16:10:42 点击次数:154

IT之家5月6日消息5月1日凌晨,多名乘客表示,好不容易提前很多天买到火车票,但无法上车

对此,铁路部门工作人员回应称,由于五一假期出行乘客大量增加,很多短途乘客及无票乘客上车后补票,更有甚者强行坐到目的地,导致列车行驶到淄博站和南京站时,车辆百分之百超载

5月4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称,铁路部门将认真听取网民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改进提高假日运输服务工作,并协商有关部门增加诚信记录内容,铁路公安部门也将依法维护站车秩序,我们愿与广大旅客共同维护良好的乘车旅行环境

今日午间,央视网对买短乘长一事做出微评

“买短乘长”成了舆论热点,部分舆论就将矛头指向乘客钻制度漏洞:“坐别人的车,让别人无车可坐”

问题被导向乘客之间的矛盾,上车者和没上车的人掐了起来,而本应该保障客运服务质量的铁路部门反而置身于责任之外

不止如此,铁路部门更顺水推舟提出“严惩”措施:宣布对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事件发展到了这一步,是不是有一些“歪楼”?将“买短乘长”者污名化不能解决铁路超售问题,更不应该把认定谁可以补票、谁必须下车的“烫手山芋”扔给一线员工们

相反,这该是“铁老大”摆脱粗放式管理,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合理调度运力资源的契机

首先,“买短乘长”或者叫“越站补票”本身就是铁路制度所允许的,甚至一定程度上也是铁路部门期待提高销售额的结果

《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38条规定:旅客在车票到站前要求越过到站继续乘车时,在有运输能力的情况下列车应予以办理,核收越站区间的票价和手续费

“越站补票”并不是逃票,没有必要进行污名化

而“超售站票”一直是铁路部门的一块重要利润来源,参照原铁道部2012年的规定,红皮车不得超员40%,绿皮车不得超员50%,在以前的疯狂春运期间,曾经发生过超载列车压弯避震弹簧片的情况,如今的高铁、动车因为有了高科技的重力感应仪,一旦超重,系统会自动锁死,导致列车无法运行

这条科技红线把之前通过“挤一挤”来回避的问题曝光在舆论场里

其次,铁路单方面宣布对越站加收50%票款,很难说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可能迎合舆论场中“严刑峻法”的要求,获得一片廉价的叫好声,但是却把矛盾甩给了一线铁路员工

“加50%票款”的法规依据是《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44条,它针对的是无票乘车、持失效车票乘车、持站台票上车而不主动申明等恶意逃票行为,而不是“越站补票”的情况

铁路部门又打补丁说:“强行越站乘车”视同无票乘车

这其实对于“无票”做了扩大性解释,使它变成了一个“箩筐”

而且,一样是“买短乘长”,凭什么允许张三补票,李四因为不能补票,就算“无票乘车”就要处罚?更别说强行驱人,还会导致矛盾升级

这就涉及到一个公平和“选择性执法”的问题

铁路部门表示:乘务员会根据当前车内人数、前方站预售车票情况,判断本车是否还有富余运输能力

这其实是把矛盾下压到具体乘务员

第三,面临假日、春节的列车拥挤的现实,需要推动铁路部门深挖资源、做好精细化管理,而不是让消费者之间“内斗”,更不能变成对“买短乘长”者的猎巫狂欢

“买短乘长”本质上是铁路服务供求失衡、粗放式管理的结果,如今,这一切复杂的矛盾在网络单向度、极端化的表达中,就很容易转向对“买短乘长”的道德批判

把锅甩给所谓“投机者”无疑是最省力的,但也是最于事无补的

事件应该倒逼铁路部门合理调配运力、通过大数据监控运力、细化补票机制,而不是滑向一味的严惩


相关阅读

争夺龙头,物业企业加速跑马圈地

《复联4》屠榜 院线压倒性排片困局为何难解

俱乐部三年八冠!日趋完美的朱婷是中国女排的希望

中国科协回应提名李彦宏增选院士:贡献在搜索引擎

巴菲特投资的第三家中国公司,会是哪家?

《七日生》公布九大线索 制作向美剧靠拢

从电影档期的“温差”看产业发展空间